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郑立敏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
        
         郑立敏
         河北省沙河市葛泉学区  054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对学生应当阅读文章的广度、难度做出具体的描述,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要求也逐渐提高。虽然教育部做出细致的规划,但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施情况却并不乐观。在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教学对学生的教学作用难以及时反馈给教师。本文尝试从具体实例入手,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具体方案为:教师应当实现教材内容与相关名著的有机融合;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材料;教师应当改进名著导读的教学流程,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了解。希望给出的方案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对策
         中考中的语文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运用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要考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阅历与认识,而这一综合性的能力来源于学生大量的阅读基础,而语文名著中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与高超的写作技巧,恰好可以与中考的要求相符合。然而当今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无法平衡好中考应试技巧与语文核心素养二者的关系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有参考价值的措施。
         1.教师应当实现教材内容与相关名著的有机融合
         要想顺利开展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教师应当积极思考下列问题:如何将教材内容与主题名著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如何实现“教”与“学”的转化?如何在学生学习的核心之处做文章,实现课本与课外名著的一体化?教师做出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从实施目标到如何优化名著阅读资源,教师应当抓住三个关键点:整合、舍得和语用。具体来讲:
         首先,整体化布局很重要,应确定相应名著导读教学的主题,着重于班级学生阅读交流的感受;其次,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要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增加名著阅读时间,开拓学生的眼界,真正意义上做到课内外海量阅读;最后,也是对教师而言相对困难的一点,把握好“精读课”、“略读课”“名著课”三类课型的各自特点,以求实现教材内容与相关名著的有机融合,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权衡教材与名著这一部分不同的的语文教师有不同的见解,年级语文组应当经常统一备课,借鉴一些思路开阔、“鬼点子”多的老师的意见,形成年级组名著导读教学的统一方案,让学生在每一节名著课中都能有所得。
         2.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材料
         筛选出符合教学大纲的、能够吸引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文学内涵丰富的名著相关资料,能够实现学生名著阅读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具体来说,正所谓“知人论世”,学生只有了解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所处什么样的时代背景、这样的社会背景对作者性格的塑造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字里行间中想要表达出的情感。

教师应当对本堂课的名著导读教学做一个整体把握,结合教学大纲,整理出作者的个人简介,包括名作、经历等等,一定要与课程标准相贴合,课外知识可以向学生介绍,但绝对不能严重偏离主题,否则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名著导读教学课堂中的努力是在做“无用功”。由年级语文组统一命题,对命题的广度和深度做出初步的把握,语文教师结合自己在网上查阅到的资料和已具备的名著知识,最终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实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同分异构”,让学生充分理解名著、爱上名著。
         3.教师应当改进名著导读的教学流程,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了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非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教师评价三个环节,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初中班级的学生人数也依然集中在四十至五十人,倘若名著导读教学依然采用这一教学流程:先是教师先将课外名著以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然后学生在下面听课,最后教师对本次课堂做出教学评价,那么可能名著导读教学就只能对一些文学功底较强、自律性较强的学生起到帮助,而一些对阅读名著没有丝毫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很差的学生来说,这一节课的阅读时间都是在“念经”。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上往往会顾此失彼,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给出详尽而全面的指导建议,使学生跟不上班级学习节奏,甚至对名著阅读产生抵触感。基于此,为了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在名著导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改进教学流程,即“先自学后教学”的课堂流程,教师在联系学生的家长后,督促学生通过导学案、实体书籍等形式帮助学生先行阅读,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对文学作品中不懂的点进行发问、讨论和思考。
         结束语
         名著导读教学近些年在我国教育界大热,成为知名教育专家迫切想要整改的一个要点,经过全面而又细致的讨论、解析,人们对名著导读产生全新的观念,其合理性也逐渐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显现出来。总而言之,开展合理的名著导读教学工作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刻不容缓的,名著导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这一动态的教学板块能在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课堂收获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浦志娟.名著导读教学优化措施探究[J].语文天地,2020(23):61-62.
         [2]刘婧.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三步走”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7):80.
         [3]惠敏.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摭谈[J].新课程研究,2020(20):116-117.
         [4]钱卫峰.初中名著导读课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0(12):60-61.
         [5]张娟.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研究[D].北华大学,2020.
         [6]张晶.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