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绍兴
重庆市巫山县福田小学莲花村小 404708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教学中要通过“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基本策略;“以读为本”
读,是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内潜性的观念活动,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这样的理念越来越得到教师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以读为本”,是教师做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带动学生充分地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认真采用一系列有效策略,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情有趣地读,在读中思考、想象、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1 以境诱读——创设读的情境,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如在教学《鲸》一课,课前导入,先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巨鲸浮出海面——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他们引入课文:孩子们,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这就是鲸。想了解鲸的更多知识吗?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于孩子们兴趣正浓之际,老师趁热打铁直接引入课文。
2 以读引读——老师的范读,引发学生读书的情绪
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有些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老师范读重点语句:① “阿曼达!我的儿子!”②“在混乱中……向那片废墟走去。
” ③“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④“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的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读感悟父爱的伟大,感悟父亲和儿子间那种深深的爱。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可以通过教师读提示语或师生分角色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把握感情基调,从而在读中理解感悟。
3 以说带读——师生的述说,带动学生研读课文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已经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仇恨英法联军,也憎恨清政府。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孩子们,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多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野蛮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然后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讨论完了再讲下一个角色。学生通过这种角色体会以后,感悟和体会都更深了,情感也更丰富了,同时把整篇课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4 以练导读——针对性地练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通过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读课文,理解课文,领悟规律,并进行迁移运用。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教学中,学习小艇的作用一部分时,教师可用制表格的方法让学生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展示出来。再如《丑小鸭》一课,通过把“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妈妈也不喜欢他”三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连……也……”的用法和作用,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再写几句“……连……也……”的句子(如“野鸭不理他,小鸟讥笑他,连猎狗也追赶他。”“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连湖水也结了冰。” )通过练习,既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5 以评促读——对读的点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地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五读”,使“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真正做到了“多读自悟”,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读的多样性和老师的指导性,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扎实、高效,而且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