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教育助力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王梅
[导读] 智慧课堂主要是让智慧唤醒课堂,并始终关注智慧积极引领教师的发展,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王梅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 266500
        摘要:智慧课堂主要是让智慧唤醒课堂,并始终关注智慧积极引领教师的发展,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需求。然而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其智慧教育赋予了全新的教育含义,基于动态学习数据的分析以及云端应用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落实智慧教育的环节中,具体应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语文与道德与法制知识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智慧教育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打造高质量的生本课堂。
        关键词:智慧教育;生本课堂;小学语文;道德与法制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全新教育理念,并注重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智慧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发展成为深化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借力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思维与学习思维,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智慧教育助力生本课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高质量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实现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产生于当代教育理念中,其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正所谓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换句话说,则是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地位,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合理性落实课堂教育目标。以生为本则回答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关注知识的获取,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理念有效回答了课堂上是教师还是学生主体的关键性问题。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具体要求教师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并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以及个性,基于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突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具体了解其内涵以及生本教育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创造自主、合作、探究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全方位实现生本课堂教学的构建。
        二、智慧教育为生本课堂教学带来的益处
        1、直观呈现容易接受
        一般而言,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要容易的多,当学生在进行具体的概念的学习环节中,对于其概念的认识往往比较模糊,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实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则会容易接受其概念,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道德与法制知识教学都是如此,要求教师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促使学生感受多种感官刺激,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不仅实现前后知识的衔接,还可以进一步构建完整的课堂,引领学生参与其中。
        2、快捷呈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借助动态的形式,始终以多媒体方式呈现教育内容的梳理过程,不仅节省了教师的课堂板书时间,同时将所教学的内容有层次化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提升学生的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另外,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师在设计PPT的环节中,在其中适当增加一些相应的图片或者音频信息,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智能评阅可操作性强
        如今很多教育技术本身就有优化练习以及具体评估软件,便于综合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对于学生的作业测评环节,学校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书面评价以及分数评价环节,采取相应的电子评价的方式可以更加全面与客观的了解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借助信息技术方式,为教师的综合评价提供有效的评价平台,促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促进学生的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4、精准教学
        教学信息从单向变为双向流动,帮助教师精准判断学情,关注到每位学生,使教学始终在学生“会与不会”的边缘(思维最近发展区)进行。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智能教学助手,帮助教师完成重复性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基于每节课堂互动大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动态学生画像,课上1道错题推送1-3题相关题型巩固,提升学生错题解决率,减少无效练习。资源共享提供各种题型的达标练习题,课上随时发起课堂达标检测,测后智能推送班级共性错题,及时生成个性化巩固重难点,解决阶段学情无法掌握的难题,帮助学生及时提升单元薄弱知识点。
    三、智慧教育助力生本课堂教学策略
        1、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网络教育的冲击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无论是教师的权威性还是重要性等都受到了挑战,课堂上的教师正在逐步从课堂的中心逐步转移到边缘地带,并从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了质疑,学生的角色也不再是被动的倾听课堂知识。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如果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审视学生以及自我,那么就会产生极大落差感,这就需要教师注重从自身出发,转变自我教育理念,进一步从过去的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转向为多方面引导,并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属于自己的上进心,有着属于自己的内在追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做的则是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环节中去,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也不能过于袖手旁观,注重在任务单中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尽量的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探索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与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学习环境,打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为学生的整体化学习构建框架,并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应对教学技术以及教学知识领域的挑战,完善自我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掌握网络时代的最新教育理念。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充分运用平台的互动作答、全班抢答、随机选人等功能,让上课变成学习知识的游戏,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构建生本课堂教育目标,促进学生智慧发展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其教育目标的是否达成则是检验课堂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

其现代化教育模式主要是从英国引进来的,最初的目标设定则是要求工人所应当达成的技术目标,并逐步向精英阶层迈进。受到这样的大环境影响,因此如今的课堂教学依然是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因此难免会出现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具体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在落实智慧课堂教学环节中,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则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知识重构,让学生对于知识进行自我探索,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课本上的知识,注重知识的学习生成性,在对于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意外智慧应当始终持有宽容的态度,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智慧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还应当围绕课本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理清文本知识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情况,高效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对于其教育目标的重构,引领学生看清基本知识的深层次的内涵,看清智慧课堂的本质。在进行智慧课堂教学中注重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在于教学流程,更多的是教育环节,其目标设定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语文思维以及智慧能力的发展。
        例如进行《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随堂布置练习题,学生通过手写板在纸上作答,作答过程同步完整地呈现在平板上,通过使用生生互批功能,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起到了检测和加深印象的作用。
        3、注重预习反馈,拟定实际教学方案
        智慧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则是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有效了解学生,其中包含学生的具体气质、认知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等,其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主要是利用表格的形式合理性记录学生个人以及实质性学习情况。之后结合学生记录表合理性设计预习内容,智慧课堂的构建强调学生自身应当注重形成自主构建的能力,其测试题的设定注重其探索性,引领学生多多动脑,进行积极思考。试题的主要类型应当注重多样性,主观性以及客观性合理性结合,注重难度层次的划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解题的快乐,其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将预习任务完成之后上交到智慧平台,教师进行有效批阅与反馈。最后根据学生的具体预习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其方案的设计更加偏向于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机会,促使学生成长为真正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在预习环节布置朗读课文、推送资料和设置课前小练习三部分内容,通过朗读测评和师生互动,准确了解了学生朗读的障碍和理解的难点。同时通过A.I.智能分析,提炼难点,在课堂上针对出错的学生进行精确纠错,做到了错误定位、指导定向,使得教学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4、关注课堂知识的内化,注重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
        在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则不再是以权威角色出发,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索,形成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在交流与互动学习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的火花。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引入新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应用技术平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学习打造和谐学习氛围,快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去。其次,注重教学任务的布置,引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本身是一种新颖教学方式,教师在深入分析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将总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利用在线平台传递给每个不同的小组,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还可以对于小组完成任务的环节进行指点,有效解决疑难点。最后进行实时点评与自我反思,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善于结合学生测验的不同结果进行实时点评,并给予适当意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精卫填海》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中年级儿童的特点,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制等学科交叉与整合,注重营造了和谐的富有童趣的语文学习氛围,具体是以动画片引入的方式,促使学生无形中进入到本文学习,由于学生对于古典深化文本的认读难度大,教师则采取了看图片说故事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想精卫为自己的填海大业忙碌奔波,之后在网络平台上发放问题,精卫填海传递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美德?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在线讨论,深入感受其精卫以及子孙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德育品格,这恰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5、释放智慧教学新效能,以生为本,开展个性化创新教学。
        以智慧课堂为抓手,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综合分析、联动分析、对比分析,驱动智慧教学优化与完善,助力生本课堂教学发展。譬如,抓住学生需求数据映射出的各种信息,通过个性化专属化内容推送,提升供需匹配度;抓住学生反馈数据映射出的课堂教学疑点难点漏点,助推精准化教学;抓住智慧教育数据分析映射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因材施教,进行及时性疏导教育。
        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生本课堂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让个性化教育突出以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事实表明,教师在智慧教育中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性选取,便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知识本位教学理念转变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晓芳,胡玉,冯艺敏,杨静,刘欣倩.小学智慧教育的问题与策略——以肇庆小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61-63.
        [2]薛晓华.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中国新通信,2020,22(11):214.
        [3]夏雪琴,丁磊.信息化应用引领智慧教育走入深水区——威海市河北小学的实践[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07):73-76.
        [4]刘露.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智慧教学样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杨志成.让立德树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以板厂小学“智慧教育”课程体系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05):29-31.
        [6]颜世民,张彬.小学智慧教育的实践——以肥城市龙山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7(05):13-14.
        [7] 周明明. 智慧教学课堂提升思政课效果[J].光明网,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