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雯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430073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故事教学是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可行性。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 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中高段学生已有一定词汇基础,但枯燥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已无法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学习行为内部动机的强大动力。而兴趣又是“故事教学”的核心,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语言知识,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
全国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刘兆义老师说过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会有很好第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故事总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孩子的专注力。2.故事完整的情景和内容,有时再配上音乐与图像的辅助,有助于学生整体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受。3.故事的完整性有助于通过语境和前后提示培养学生的预测、猜测和推理等语言理解能力。4.内容连贯的故事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孩子们通过联想进行记忆、学习和掌握。5.学生可以在声情并茂或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去体验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一、故事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故事的鲜活形象可以增加学生大脑中的形象储备
儿童的大脑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储备了一定量的直观形象,房间、个性人物、树木花草、鸟兽鱼虫、日常活动以及交通工具,等等。故事不仅可以复现这些形象,而且可以在现实形象的基础上再造新的形象。
(二)故事形象“运动”可以储存在儿童的感性思维中
大脑的形象储备无时不在运动。这样的“运动”所遵循的轨迹,就是儿童在长大成人以后进行成熟的逻辑思维的基础。儿童的日常生活只能提供有限的“运动轨迹”,而故事可以为儿童开拓新的形象运动轨迹,从而使他们的感性思维更加健全,更加多样。
(三)故事的生动性可以促进儿童的行动参与
儿童在听到生动的故事之后,往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重演”这些故事。男孩在房间里手舞足蹈,那可能是正在“重演”白雪公主的故事。此类故事的“重演”无疑有利于大脑的发展。
(四)听故事可以催生新的故事创造
奇特的故事情节将会为大脑播下“创新”的种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白日梦”与皮亚杰所说的“独白”都是儿童内心发展的必然表现。故事的独特性将会丰富儿童“白日梦”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儿童“独白”的创新水平。
二、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学习行为内部动机的强大动力。”而兴趣又是“故事教学法”的核心,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语言知识,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
(二)信息论依据
语言是一种信息,而故事教学又是一种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语言信息。学生们听故事时,即使没有字字弄懂,也能理解意思;在复述或讲故事时,能轻易地记住和积累一些简短、有趣、易学的句子,甚至还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时,故事教学能够让学生不仅在课内讲、课外讲、校内讲、家里讲,甚至在路上也可以重复着这些乐趣无穷的英语故事。
(三)合作教育理论
英国教育学家Andrew Wright曾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 . 由此可见,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理解英语,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分享,这是我们中西方文化相交的部分。合作意识是21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教师应该把课堂的大舞台让给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表演和合作的机会,甚至自找合作者,从而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生命教育论
生命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生命生成的过程,而故事教学法能有力地促进这种生成,使儿童在愉悦的心境中得到新的生命价值与生成新的生命内涵,并由此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五)整体式语言教学理论
整体式语言教育理论认为,应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学生在一个“自然、真实、完整”的情境中学习“完整的语言”,将能交际和意义理解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然后从语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由此建构意义。
三、故事教学在英语各方面的运用意义
(一) 英语“故事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中高段英语教学中,词汇逐渐增量,如果把一些单词串联在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学生就会觉得单词学起来原来也很有意思,记不住的单词通过故事形式的巩固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英语“故事教学”在会话教学中的运用
在会话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和表演对话。难以创设真实情境,学生也容易疲劳。如果让学生听故事,或者用相关的语言编故事,学生就会乐此不疲,踊跃投入到语言学习活动中。
(三) 英语“故事教学”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可以把语法知识的学习融入充满趣味的故事中,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相关语法知识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英语“故事教学”在整节课的贯穿运用
语境是故事最重要部分,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故事教学”为语言学习创设真实情境,使得课堂充满趣味性和整体性,不仅可以用在单独的一个教学内容中,而且它还可以应用于整节英语课,起到贯穿整堂课的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综合语音运用能力。当然,要使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还要切实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境界,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峰。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第价值与选用[J]. 江苏教育,2008(22);54-55.
【2】闫文山。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学周刊,2016,(14):156-157.
【3】李玉娜。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