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周虹峰
[导读] 数学课程作为初中教学中的核心学科

        周虹峰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河西初级中学   344100
        摘要:数学课程作为初中教学中的核心学科,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给予尊重和肯定,合理进行教学设计,适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减少班级之间的整体差异性,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是初中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差异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主要切入点,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正确的学习方式,改变自身存在的弊端,从而全面实行素质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应用差异教育;实践;
引言
        初中数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找到高效率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一、差异教育理念概述
        差异教学理念就是在初中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坚持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义务教学方法回归到本质,促进学生解放天性,关注个体性格的形成和先天禀赋的培养。对于差异教学的定义,华国栋教授定义为“差异教学是指班级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需求,保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机会”实践中,将差异教学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初中数学应用差异性教学的意义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初中阶段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得最为明显,初中生的差异影响着自身的成绩。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属于一种思维逻辑较强的学科,思维逻辑的强弱决定着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中以学生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差异性调查和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拥有良好的素质教学,在数学课堂中获得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差异性,正确应用差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初中数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目标
        教师提出的教学目的,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现状确定的,也是对学生完成学习预期结果的一种猜测。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和计划,都要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方案,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和性格。例如,以考察学生教材中课后习题为例,课后习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上课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总结,要求学生独立解决最基础的问题,对一些难度较高、层次较深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解决。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掌握,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放弃较难的题目,但要保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适应每个初中生的差异性。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情况了解透彻,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对新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等,都要有清晰认识,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二)优化作业布置,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布置作业习题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好课下时间对课上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进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在差异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教师要进一步推进作业布置环节的优化改革,重点在于丰富其趣味性。在这方面的改革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布置相应难度的习题作业,让其能够巩固知识点,夯实理论基础,最终实现对理论知识点的迁移运用。以“数据的分析”这部分知识为例,其中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等不同类型的图表知识。总体来说,这部分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关键信息,并通过对比找出各数据的关联性和差异性,从而得出最终结论。优化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着手分析问题的技巧,以培养其数学学科思维。比如,在“轴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软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软件中,学生可以展开习题测试,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图形,并对轴对称的线条进行刻画,学生可以在坐标系上,画出一条或多条路径,并根据路径上的点位,推算出路径的算式。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画出对称的路线,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挑战路线的算式,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入多变的图形,以及原理坐标系的图形,甚至引入平行和垂直等概念。
(三)重视整体教学过程
        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解决同一类问题时,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把培养的重心放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上。以此,作为教学核心,根据差异性进行科学化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参与沟通、与同学相互讨论进行学习,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过程,从而实现全班共同进步。处于小组内部的成员,同学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带动成绩较差的同学一起进步,互相帮助,解决一些他们无法独立完成的题目。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成绩较差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换能力。由于课堂的限制,或者是教师讲解的不足,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在每一节课中对所有学生实施最有效、能收获最大益处的差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和头脑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
        教师布置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复习和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给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就无法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制约了有些学生能力的提高,又可能会降低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考虑学生的层次,而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作业,真正发挥作业的价值。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课上知识,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可谓一举两得。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具体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不同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应该科学地融入差异教育的教学理念,并且真正落实差异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明显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喜玫.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49.
[2]阙如建.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2):65.
[3]韦雪芳.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20(05):22.
[4]马奋林.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9(26):49.
[5]王金柱,张宇平.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效果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