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陈芳
[导读] 评析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采取的最佳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


陈芳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骨科;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目的:评析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采取的最佳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样本取36例(2017.01—2020.05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n=18)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18),比较临床并发症、疼痛度情况和临床疗效,据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率(5.56%)、术后2d疼痛度评分(2.19±0.26)分比对照组33.33%,(4.26±1.07)分低,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4.44%,明显比对照组(61.11%)高,P<0.05。结论: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必不可少,且通过综合护理,能够切实降低病人疼痛度、并发症率,提升护理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效果;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优质护理;并发症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提升的同时,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随之递增,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主要的治疗途径,有着改善病人临床症状的应用价值,而临床护理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防治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病痛,继而切实增进护理有效率。鉴于此,本文取36例研究样本,分析研究了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采取的最佳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取36例(2017.01—2020.05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均分成2组。实验组年龄61~88岁,平均(68.84±5.46)岁,男女比例9:9;对照组年龄61~88岁,平均(68.92±5.51)岁,男女比例10:8,(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1)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病人心率、脉搏、血压变化情况,并进行记录,一旦病人存在心律不齐、尿量不正常、全身浮肿、心慌等症状,就需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协助其及时进行处理。术后7d内,需勤翻身,多帮助病人进行扩胸、深呼吸锻炼[1]。(2)身体护理:采取措施提升病人身体舒适度,减轻其病痛,密切观察其渗血、出血情况,及时替换药物,以此来提升伤口清洁度,有效避免伤口感染[2]。(3)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而言,进入医院后,极易产生压抑性情绪,影响术后康复进程,鉴于此,就需做好情绪稳定工作,加强心理护理。针对多数病人表现出的焦虑、易怒、不安、郁躁等情绪,需耐心引导,多予以关怀,以亲切的语言、温和的态度舒缓病人负性情绪,增进其依从性[3]。
1.3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相关护理措施后发生压疮、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具体频次。
(2)分别于术后8h、1d、2d三个阶段,测评两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评分,评分与实际疼痛度正相关,据此评析护理效果。
(3)疗效指标:病人临床体征、症状均无改善,视为无效;病人护理后疼痛减弱,各项功能有显著恢复趋势,视为好转;病人基本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视为痊愈。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行t、X2检验,P<0.05。
2.结果
2.1并发症
   见表1,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总发生率达33.33%,分别发生2例(11.11%)压疮、3例(16.67%)假体松动、1例(5.56%)深静脉血栓,实验组与之相比,并发症率仅5.56%,显著更低,分别发生0例(0.00%)压疮、1例(5.56%)假体松动、0例(0.00%)深静脉血栓,P<0.05。


3.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股骨颈骨折已然发展成为老年群体中的高发疾病,髋关节置换术虽可有效治疗此疾病,却极易引发诸多术后并发症,科学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综合护理则能够全方位防治术后并发症,减轻病人病痛[4]。
此次研究显示: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总发生率达33.33%,分别发生2例(11.11%)压疮、3例(16.67%)假体松动、1例(5.56%)深静脉血栓,实验组与之相比,并发症率仅5.56%,显著更低,分别发生0例(0.00%)压疮、1例(5.56%)假体松动、0例(0.00%)深静脉血栓;统计两组疼痛度情况,实验组术后8h、1d、2d依次为(3.19±1.14)分、(2.97±0.53)分、(2.19±0.26)分,对照组依次(5.62±1.65)分、(5.42±1.31)分、(4.26±1.07)分,两组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疼痛评分降幅大于对照组;同时,从临床疗效层面分析,实验组1例(5.56%)无效,4例(22.22%)好转,13例(72.22%)痊愈,合计17例有效,94.44%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总有效率明显更低,仅61.11%,其中,7例(38.89%)无效,9例(50.00%)好转,仅2例(11.11%)痊愈,P<0.05。由此可得:(1)通过并发症护理,可以切实防治术后并发症,从而降低并发症率;(2)通过身体护理,可提升病人身体舒适度,帮助其减轻病痛;(3)通过心理护理,可切实疏解其焦虑、易怒、不安、郁躁等情绪,加速康复进程,提升术后疗效。
    综上,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必不可少,且通过综合护理,能够切实降低病人疼痛度、并发症率,提升护理有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上官智勇,张慧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378-1380.
[2]吴佳恒,郭礼跃,黄维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194例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6,29(02):109-111.
[3]张勇,张凯,黄世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6):74+76.
[4]段剑平,王永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7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4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