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实施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陈凤
[导读] 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实施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


陈凤
(射洪市中医院;四川遂宁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实施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式,并分为观察组(20例,接受安全护理)和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并发症发作几率,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作几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安全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少病痛,确保患者术后能保持较好的恢复状态。
【关键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护理;常规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的一种,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皆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其常见临床症状为胸部疼痛、低热、痰血等,一般情况下,利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将病灶部位切除,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胸部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痛,但手术治疗必定存在一定风险,围手术期任何突发状况都易对患者病情造成严重影响[1-2]。因此可在此治疗过程中加入安全护理方式,以提升患者接受此治疗方式的安全度,提升其手术成功率,保障其基本的手术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实施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式,并分为观察组(20例,女6例,男14例,年龄范围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55.76±5.32岁)和对照组(20例,女7例,男13例,年龄范围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55.81±5.28岁)。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2组患者基本资料,如手术治疗方式、性别等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1)根据《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循证医学与治疗学基础》中诊断标准[3],均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经病例核查,患者均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式。
  排除标准:(1)患者对手术治疗中所用麻醉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2)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3)患者有其他肿瘤疾病;(4)围手术期死亡者。
  1.2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均接受安全护理,其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建立安全护理小组:联合本院经验丰富的医师、护士,以组成安全护理小组,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让小组成员在术前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包括其病史、过敏史、术前各项检测结果等,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对其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安全度。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此手术治疗方式的基本知识,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惑,对患者进行适当地鼓励、安抚,帮助患者在术前保持较平稳的心态。做好术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反复核查手术准备情况,确保手术用具皆清洁、消毒。并指导、帮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确保其身体状态可接受手术治疗。
  术中护理:术中护士需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有效传递所需手术物件,以缩短手术时间,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受凉,术后反复清点手术用具,避免有用具遗漏致患者体内等状况的发生。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其恢复速度,同时护士可适当对其肢体进行按摩,以预防血栓等并发症的发作,使其能保持较好的术后恢复状态。且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引流管引流情况,保障其引流管的畅通。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摄入状况,避免刺激性食品影响患者的恢复状态。
  1.2.2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并发症发作几率,即统计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出现创伤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的人数,以分析判断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1.2.3 统计学方法
  并发症发作几率(计数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软件)中,经由χ2验证,若(P<0.05)则认为有研究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并发症发作几率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作几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肺癌是指起源于肺部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将其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病症中占比更多,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生长繁殖慢,扩散转移晚,利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将患者病灶部位切除,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减轻其病痛[4-5]。
  但手术治疗方式必定存在一定风险,围手术期任何状况都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在此治疗过程中加入安全护理方式,以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度,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在安全护理过程中,首先需建立安全护理小组,将经验丰富的医师、护士组合在一起,经专业培训后,让其在术前对患者的手术治疗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确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安全度。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对策,在术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使患者保持较平稳的治疗心态,提升患者依从性,减弱其应激反应,降低术中突发事故的发作风险,做好术前准备并反复检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使患者能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护士需配合医师完善手术,帮医师传递所需器械,提升手术治疗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因手术时间过长,而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提升其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注意术中患者的保暖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避免患者受凉,使其术后能保持较好的恢复状态。术后护士还需关注患者引流管的引流情况,保障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因引流管堵塞,减少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作几率,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恢复速度,适当对其肢体进行按摩,降低血栓等并发症发作风险,使其能有效达预期手术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通过常规护理同安全护理间对比可知,接受安全护理的患者,其并发症发作几率更低,即患者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能保持较好的恢复状态,能有效提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安全度,有效提升其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安全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手术治疗安全度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少病痛,确保患者术后能保持较好的恢复状态。
参考文献
[1]田明发.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18, 16(04): 50-51.
[2]刘为超, 葛阳, 顾江魁, 等. 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8, 23(05): 921-924.
[3]陈文俊.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循证医学与治疗学基础[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4]段晓燕. 探究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18):270-277.
[5]王小倩. 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27):168-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