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
(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连云港222300)
【摘要】 目的:探究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2019年6月,抽取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两组相比,P>0.05,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不良心理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既能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出血;手术;早期康复护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当患者出现脑出血后,会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如头痛、呕吐、昏迷、嗜睡等。目前,脑出血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作为直接应激源,易对脑组织产生损伤,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甚至还会引发其它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为探究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于2018年2月—2019年6月取70例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作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2月—2019年6月,抽取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为(65.42±4.14)岁;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5例、10例、10例、10例;观察组:2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为(66.12±4.21)岁;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6例、11例、10例、8例,两组基础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1.1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2.首次发病者;3.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4.临床症状为头晕、呕吐、血压明显上升者;5.有手术指征者。
1.1.2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2.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者;3.凝血障碍者;4.心肝肾功能障碍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以神经科常规护理流程为依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并在护理中做好积极处理。
1.2.2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此护理流程:包括(1)早期语言功能训练:术后,尽早对患者开展语言功能训练,特别是有语言障碍者,先行口腔训练操指导,并于清晨,对患者进行发音训练,改善语言功能[2]。(2)心理护理:脑出血术后,先将患者做妥善安置,安排责任护理人员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在护理时,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手术优点、术后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稳定术后心理,分享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护理配合度与积极性,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同时指导家属配合操作方法。(3)术后24h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不可移动患者,严格制动,预防患肢挛缩与关节功能异常,监测血压水平,如血压异常,或是体温超过38度,需要立即通知医生。术后24-72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平稳、良好,可根据恢复情况,引导关节屈伸运动[3]。(4)吞咽训练:术后,对患者吞咽状况进行观察,并开展吞咽功能评估,对出现吞咽障碍者,要求患者进食流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并在进食前,先将患者的床头抬高,并于口腔健侧进食,食物放入后,舌部用匙背轻压,刺激吞咽,要叮嘱患者,集中注意力进行吞咽。进食后,饮1~2ml水,刺激吞咽反射,同时实现清除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5)导尿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留置好导尿管,并行无菌操作,每日清洗外阴,对尿道口做消毒,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控制好导尿管留置时间,定时更换导尿管、尿袋,并对尿液的性状、颜色等信息做好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6)早期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护理人员与医生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早期运动功能训练方案,如早期呼吸训练,偏瘫者指导被动伸展训练,待患肢得到一定恢复后,指导自动肢体训练,如行走、站立等肢体训练,实现肢体康复的效果[4]
1.3观察指标
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
1.3.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NIHSS工具,对以下项目进行评分,即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肌力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等项目,总分0-42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5]。
1.3.2生活质量评分: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表评价,针对患者活动能力、思维、情绪、精力、自理能力等进行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3.3不良心理:即针对焦虑与抑郁进行评分,分别用SAS、SDS工具评价,SAS共20项内容,每题4项,代表1-4分,最终总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标准评分(>50分评定为焦虑)。SDS分值划分范围,轻度抑郁:53-60分、中度抑郁:61-72分、重度抑郁:>72分[6]。
1.3.4护理满意度:用自制的问卷表评价,满分100分,超过80分:非常满意,60-80分:满意,低于60分:不满意,前两项比例之和=护理满意度。问卷于患者出院前3天进行发放、回收,发放率、回收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SPSS21.0,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评分比较
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两组相比,P>0.05,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不良心理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生活。临床发现,在脑卒中患者中,约有25%为脑出血,且临床统计,急性期脑出血发病率高在35%[7]。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中老年人、脑血管畸形。而多数脑出血的出现,因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或是微血管瘤破裂所致。脑出血属于突发病,发病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运动与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因此,手术治疗时,配合科学地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研究,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即行早期功能训练指导,如心理、吞咽、语言、功能等训练护理指导,可使患者术后功能尽快康复,提高康复效果,进而改善预后效果,促使神经功能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此外,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指导可缓解不良心理,提高护理依从性,辅助提高康复效果,促使患者病情转归,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8]。
综上,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悦,于洋,武金丹,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2):83.
[2]刘冬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0,5(07):175-177.
[3]磨冬林.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88+99.
[4]李凯.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02):179-180.
[5]朱昀.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350-351.
[6]岳红婷,屈高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82+297.
[7]张秦赟,周林玲.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6):14.
[8]张子娟.研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