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郭彩虹
[导读] 探究在骨科患者患者中将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郭彩虹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7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患者患者中将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给予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其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痛觉评分和ADL评分数据差异均相对显著,实验组患者评分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患者患者中将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功能锻炼;康复护理;骨科患者患者;康复效果
   骨科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临床发展中对骨科修复手术或是重建手术干预进行应用,在完成手术干预后,其所对应的暴露面积相对较大,患者对应的术后恢复较慢,而且患者存在疼痛情况,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干预是对患者的医院感染问题进行控制的关键性内容。本研究将以此作为主要内容,将康复护理干预进行应用,探究其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相关分析探究如下。
   1患者资料和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给予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为50.其中,共有男性患者55人,女性患者45人,患者年龄选取范围在23岁-54岁,平均年龄为(44.33±2.30)岁。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出院指导。
   实验组患者采用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体位摆放:需要帮助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针对护痂期创伤的部位 ,需要将其放置在一种患者可能发生痉挛问题的相反方向。针对腿内侧创伤患者,需要将其内关节处于伸直位,如果是腿外侧创伤,则还需要保证腿关节屈曲70-90度。
   压力治疗:根据相应原则,在患者创伤面出现愈合后,给予其早期粘扣式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在一个月后,给予压力套,并注意将患者创伤后疤痕的发生时间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为患者进行介绍,从而提高患者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
   关节活动训练:在患者伤后或是术后10天,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促进其进行一些轻微活动,并在换药时,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屈,伸等运动,在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时,需要将按,揉,摩等方法等进行应用,实现对患者局部皮肤的松懈,并用一条腿将患者腿部压住,另一只手则对患者各关节部位进行按揉,主要包括近端关节和远端关节,主要进行屈曲,伸直等动作,并采用关节牵引法,对患者进行协助,并逐渐将其运动时间进行延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促进运动量的增加,并给予专业治疗,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有效恢复。
   1.3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1]。
   2结果
   在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痛觉评分和ADL评分数据差异均相对显著,实验组患者评分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科患者通常是将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应用,但是在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其还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畸率。需要患者进行长时间的治疗,而其所对应的费用相对较高,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患者会出现悲观情绪,需要临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强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2]。
   在患者出现肢体创伤,尤其是骨科患者后,会出现疤痕增生的情况,导致肌肉挛缩,很容易导致各种关节僵硬和强直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肢体创伤患者除了需要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外,还需要给予其额外定制的系统康复护理方案,尽量给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同时,避免因患者肢体在长时间缺乏活动的情况下,导致关节强直问题的发生,或是出现挛缩畸形,肌肉猥琐等不良情况,同时可预防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像骨质疏松等问题。本研究在给予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其结果显示为:在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痛觉评分和ADL评分数据差异均相对显著,实验组患者评分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针对肢体骨科患者患者,给予其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高,肢体创伤后,患者会表现出疤痕的增生和挛缩等问题,进而导致患者表现出的关节僵硬或是强直的情况,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功能锻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几方面工作:首先,给予患者创面护理,在患者创面愈合期间,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流血问题或是具有其他组织液的分泌物问题,需要将其进行及时清理,保证创面的清洁性,并注意消毒,加强创面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创面恢复,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3]。其次,需要给予患者对抗瘢痕挛缩干预,就肢体骨科患者患者来说,其需要注意瘢痕挛缩而导致的功能丧失问题,在患者创面逐渐愈合后,在患者恢复期,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每天坚持24小时持续使用,在肢体功能恢复后,逐渐将弹力绷带的要求进行放松。并注意给予患者肢体关节训练,在早期给予患者肢体关节训练,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展开肌肉的训练。最后,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针对肢体骨科患者患者来说,其生活质量和美观情况均会受到严重影响,需要临床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问题,告知患者肢体可恢复,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等,从而促进患者恢复。也就是说,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按摩,体位护理,功能训练等, 促进患者皮肤弹性的增加,加强患者肢体功能活动性,同时对其组织瘢痕中可能发生的粘连或是增生情况进行有效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消除不良影响,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可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骨科患者患者中将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 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对骨科患者患者康复的影响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203+205.
   [2]魏佳玉,晏礼芬.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1):98-99.
   [3]刘萍.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