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延伸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宋娟
[导读] :就延伸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宋娟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四川乐山614218)

   摘要:目的:就延伸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留置导尿并带管出院的患者,对其实施延伸护理。结果: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低,照顾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结论: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而言,在其家庭护理中延伸护理发挥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伸护理;留置尿管;家庭护理;应用
   在临床中,留置导尿管属于一项侵入性护理操作,受置管时间较长、家庭经济条件受限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会选择家庭留置尿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留置尿管期间,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医学常识,不具备一定的护理能力,就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如尿管感染、漏尿等,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对此强化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留置导尿并带管出院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了延伸护理的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留置导尿并带管出院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为30例、20例,年龄范围为57至88岁,中位年龄为72.5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为33例、17例,年龄范围为59至89岁,中位年龄为74岁。患者类型:脑出血、脑梗塞、瘫痪。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没有发现其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指导,即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要落实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出院指导工作,为其讲解尿管护理方法及其要点、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明确患者的复诊时间,嘱咐严格遵医嘱的重要性,告知其患者如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护理措施主要以对照组为前提,实施延伸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专门档案登记: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仔细的做好资料登记工作,并利用电脑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对患者情况的动态了解,确保为患者提供专业、连续、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2)留置尿管护理知识指导: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及其照顾者示范正确的护理操作方法,在此期间要进行讲解,并让照顾者进行实践,护理人员在旁给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直至照顾者完全能够熟练的运用护理措施为止;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留置尿管的目的及其操作步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重点强调并发症的应对方法,从而为家庭护理操作提供指南[1]。
   (3)制订家庭护理计划表:科室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家庭护理计划表,让照顾者严格执行,告知其要将患者每天的情况详细的进行记录,包括每日摄水量、尿量、颜色等;落实对患者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工作,保持干燥、干净,对尿道口进行消毒,每天两次;及时更换集尿袋及尿管,前者每周一次,后者每月一次;照顾者要做好患者的膀胱训练,即让患者保持放松的形态,避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促使膀胱舒缩有序,照顾者在此期间要严格遵护嘱进行,并逐项填写。
   (4)电话回访或上门家访:护理人员要落实对患者的回访,包括电话及上门,每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强化健康宣教,了解、掌握患者的功能锻炼、家庭护理计划执行情况等,并提示尿袋、尿管更换时间及复诊时间等,必要情况下,就需安排上门家访,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照顾者的护理管理能够力进行评估,采取现场一对一的方式给予个别指导,如若情况需要,需安排专科医生一同前往[1]。
   (5)建立微信群:由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信息员,定期在微信上发送关于尿管留置的相关信息,将留置尿管患者及其家属拉入微信群,让其进行尿管家庭护理心得的交流,及时的为他们解答一些问题,或指导其处理护理难题。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有无并发症出现,合理评估照顾者的尿管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认真做好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予以t、X2检验,P<0.05表示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2、结果
2.1并发症
   观察组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低,促进了生产质量改善,而常规指导的对照组则相对较差,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3、讨论
   一般而言,脑出血、脑梗塞等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尿管,这主要是因为此类疾病患者极易出现相关后遗症,如瘫痪等,失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较差,加之生活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患者就会选择出院,而为了确保院外护理效果,就需实施延伸护理。延伸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护理人员要在基于尊重、了解患儿的前提下,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嘱咐照顾者严格执行,并采用门诊、电话、上门等随访方式,让患者不仅能够在院外得到专业护理,出院后同样能够得到延续性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3]。
   综上,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而言,在其家庭护理中延伸护理发挥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红霞,王冰捷,朴顺玉.院外留置尿管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慢性病学杂志,2018,12(11):1509-1512.
[2]魏梅香,卢梅媛.家庭病床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8,16(5B):66-67.
[3]尹玉珊,梁玮莹.对携带留置尿管出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9,33(24):3832-3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