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老年患者采用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徐婉霞 何岳义 郑碧芳
[导读] 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老年患者,研究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徐婉霞   何岳义      郑碧芳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

摘要:目的: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老年患者,研究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况和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老年患者,能够改善负面情绪,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功能锻炼;心理护理

   肩手综合征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中风患者偏瘫后,因植物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引起末梢神经血管障碍,进而表现出患肢肩关节、手部肿痛,运动受限。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和痉挛,带来致残率。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有效手段,但是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因中风发作以及上肢疼痛等情况导致心理障碍,对功能锻炼持消极态度,影响康复效果[[]]。为改善护理结局,笔者提出了对该类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61~76岁,平均(68.5±2.5)岁;参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63~77岁,平均(68.1±2.2)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基本的健康教育,体位摆放以及神经康复训练的基本指导等。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际病情全面评估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详细介绍肩手综合征的疾病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于因患肢疼痛导致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在了解其顾虑后,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告知康复训练可以减轻疼痛,使患肢功能恢复,以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使肌肉得到放松,松弛紧张情绪。功能锻炼:1)采用Bobath握手疗法,指导患者双手十指相握,在健侧手臂的辅助下,将患肢举高,使肩关节和肘关节得到舒展;通过拧毛巾、抓木棍等抓举练习锻炼手指功能;协助患者进行持续被动运动,让其放松肩背部,进行上肢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和伸腕等被动运动,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按照从小关节到大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
1.3护理评价标准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判定。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2)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对上肢的屈肌、伸肌协同运动、腕稳定性、手指等十个方面进行判定,分值越高,表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实验数据,以()的形式表达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值差异标准。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从表1可知,实验组护理后负面情绪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实验组经过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更好。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比较()

3讨论
   肩手综合征的形成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的肩关节、手部会有明显疼痛,若不予以及时干预,可最终导致手部畸形,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老年患者在经历中风创伤后,肩手综合征带来的疼痛使其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剧,同时,剧烈的疼痛感使上肢运动受限,不利于早期的康复训练。
   本次研究对患者采取了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干预。在心理护理方面,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其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放松训练,从意识上减轻疼痛感,充分发挥心理治疗效能,提高功能锻炼的配合度;在功能锻炼方面,通过主被动运动,刺激患肢部位的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使水肿消退,缓解疼痛症状,进而促进了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上肢运动功能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表明了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缓解患肢肿胀和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干预促进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锦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进展[J].系统医学,2019,4(10):196-198.
[2]张鹤立,侯淑肖,罗永梅,李葆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24):3826-3829.
[3]路金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02):12-14+18.
[4]潘琼婷.心理行为干预对肩手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6):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