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积极影响,以加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方法:选择我院2018-2019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随机法分组(对照组、康复组)。对照组与康复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受试患者护理效果,包括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状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组间干预后NIHSS、SS-QOL以及FMA评分比较,康复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改善,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康复情况
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递增趋势。高血压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之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病率递增表现,且开始逐渐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1]。患病情况下,患者有明显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成功救治后,为了促进患者康复,需予以患者积极的康复护理干预。本文就此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MRI以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时间选自2018年8月-2019年10月,共120例。纳入标准:(1)伦理委员会批准;(2)参与患者、家属知情同意;(3)患者意识清楚,依从性好。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2)精神、意识障碍患者;(3)拒绝参与、无法有效参与患者。进行120例患者分组,采取随机法。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最小5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0.5±5.6)岁;患者高血压病程2-15年,平均(7.0±3.0)年。康复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最小4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0.6±6.2)岁;患者高血压病程3-15年,平均(7.2±3.3)年。受试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病程、性别与年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予以对照组受试患者营养支持、呼吸道护理以及饮食干预等常规护理。
予以康复组受试患者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烦躁、抑郁等情绪明显,与患者交流中予以患者安慰、鼓励,拉近距离的基础上讲述恢复良好病例,以稳定患者心理,提高患者康复治疗参与积极性。(2)吞咽护理。意识清醒吞咽障碍患者行流质饮食,以间歇性鼻饲管喂食为主。进行患者吞咽功能训练,以训练口腔周围肌肉等方式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恢复到一定程度后行饮食训练,从流食向半流食、正常饮食过度。(3)语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语言功能训练,唇舌活动训练30min/次,2次/d,在此基础上进行单音节发音向词语、短句、长句过度,鼓励患者说话,并给予患者进步鼓励,从而提高患者康复信心。(4)睡眠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睡眠障碍情况明显,患者有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等表现,需加强患者睡眠护理。为患者制定睡眠计划表,规定探视时间,为患者创造安静、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叮嘱患者睡前思想放空、呼吸频率放慢、播放舒缓音乐,睡眠障碍严重者遵医嘱给予安眠药,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5)肢体护理。患者长期卧床情况下影响四肢肌肉活动度,从而导致肌肉萎缩。护理人员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的四肢活动度,偏瘫者指导其仰卧位,患侧肩部下置软垫,上肢平放于枕上,2h翻身1次,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另外,指导家属患者握拳、上肢活动、下肢屈曲等四肢活动方法,30min/次,3次/d。活动能力者进行行走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向行走、上下楼梯训练过度。患者四肢活动恢复后行自主进食、穿衣等日常活动训练。
1.3观察指标
记录高血压脑出血受试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状况,进行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1.4观察指标评分
神经功能参考NIHSS卒中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参考SS-QOL生活量表,肢体运动功能参考Fugl-Meyer(FMA)测评[2]。
1.5数据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指标经SPSS19.0计算,护理满意度以例(n)、率(%)表示,计量型指标NIHSS、SS-QOL、FMA评分以(±s)表示,检验值为(x2)以及(t)。P值小于0.05,表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康复组与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
.png)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50-70岁人群是主要发病群体,积极救治后患者不同程度后遗症表现情况仍旧明显[3]。予以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在尊重患者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依据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病情情况等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活动能力与康复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满足患者身心护理需求[4]。董志霞,杨新萍,何小娟研究指出,综合康复护理用于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当中,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满意程度高[5]。
试验结果和岳俊娥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施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86.37±9.51)分、认知功能评分(87.35±9.67)分、生活质量评分(9.12±1.7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指标评分,差异显著P<0.05[6]。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功能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星文,付敏.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及功能障碍的影响评估[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2):1728-1730.
[2]岳俊娥.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40-141.
[3]肖世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222-225.
[4]宋营,郭春玲,陈妍,刘欣欣,龚海燕.加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80+284.
[5]赵丹.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19-220.
[6]董志霞,杨新萍,何小娟.综合康复护理在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