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起到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郑玲
[导读] 通过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随后对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

郑玲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黑龙江牡丹江)
【摘要】目的:通过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随后对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白内障患者共计人数60例,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两年内,随后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通过对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对照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整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具有一定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进行临床比较,针对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整体效果较为优良,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白内障;价值
   白内障是现阶段一种眼科常见疾病[1],同时也是当前主要致盲因素之一,临床表现为视力减弱、视物不清晰等,在目前尚无相关特效药物进行白内障治疗。严重的白内障可导致患者失明,现在这种疾病在我国的老年患者里尤其越来越多,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通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多数患者都可以将视力有效的恢复。因此本文通过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随后对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白内障患者共计人数60例,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随后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白内障患者30例,经检查未发现玻璃体以及角膜等组织病变。根据相关临床分型其中白内障IV级患者表现为应和琥珀色和棕色,IV级表现为棕褐色或黑色。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的30例白内障患者中年龄在62-77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67.1±1.3岁。通过进行分型其中对照组白内障IV级患者人数为17例,V级患者人数为13例。观察组患者IV人数为19例,V级患者人数为11例。通过进行两组患者年龄以及相关分级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第一,进行白内障的术前护理。在当前来看,由于患者自身机体眼底结构较为复杂,手术效果直接影响着白内障患者的预后,因此患者受自身心理局限性[2]的影响,其精神压力较大。医护人员应和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情况、注意事项等的事前沟通,并对整个手术流程进行安排。第二,进行白内障的术中护理。在当前来说,医护人员应通过采用眼神、手术交流的方式,进行患者术中信心的增加,通过对患者的血压、心跳等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确保整体环境的舒适,进行患者心理压力等的缓解。第三,进行术后护理。在白内障术后护理中,应对患者进行眼部包扎,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避免出现晃动等,并按照医师的相关要求进行眼部的清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进行即刻处理。在此之后在患者纱布拆除过程中,切记不能用毛巾等清洁眼睛,应适当进行运动,并保持饮食清淡。在运动中,包括脸部动作也不能过大,避免出现伤口撕拉的情况影响预后效果。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恢复情况,其中包括0.1-0.5、0.6-1.0所占人数和比例。(2)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度的临床比较分析,其中包括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3)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其中包括出血、巩膜受损、周角膜水肿以及囊膜破裂。
   2.结果
   2.1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情况的比较,对照组患者中出血人数为3例,巩膜受损人数为1例,周角膜水肿人数为2例,囊膜破裂人数为1例,所占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3%、6.66%、3.33%。观察组患者中出血人数为1例,巩膜受损人数为0例,周角膜水肿人数为1例,囊膜破裂人数为0例,所占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33%、0.00%、3.33%、0.00%。通过对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其中对照1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2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整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具有一定统计学差异(P<0.05)。
   P<0.05


3.讨论
    根据相关文献统计,在目前白内障是导致致盲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多种因素的联合下将会导致患者发生退行性改变[3]等。对于白内障一般为中老年人多发,同时伴有严重晶状体混浊[4]。对于较为严重的白内障表现为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作为当前白内障的一个重要护理过程,因此应通过进行治疗信心的建立,并对进行发病与案例以及治疗方案的讲解,从而促进患者的配合,减少相关失误率。通过和患者进行沟通,在保证检查患者康复状态的基础上缓解不良效果,提升预后效果和满意度。通过对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对照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整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具有一定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通过进行临床比较,针对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整体效果较为优良,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姚玉娇.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9):244+247.
   [2]陆洁莹.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3]任莉.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2):153.
   [4]陈家琳,鲍学英,蒋丽萍,石振宇.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眼位训练的护理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