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换药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岳安宁
[导读] 舒适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换药中的应用效应

岳安宁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5000)
【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换药中的应用效应。方法:选择在我科室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时间为2017.5至2019.5。共选取7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了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了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和实验组相比较低,P<0.05有比较意义;(2)对照组PICC置管时间短于实验组,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比较意义。结论:在PICC置管护理中,可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方式,此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关键词】PICC;舒适护理;常规护理;换药;置管
   PICC置管是指对患者头静脉、肱静脉及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实行穿刺并将导管置入其中并保证导管尖端最终位于上下腔静脉位置[1]。因患者在家带管时间较多,所以护理干预要做好,以使临床效果得到保证。 PICC是当下临床中比较新颖的方式[2]。有关专家认为,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为了提高置管时间,选取我院患者进行研究,我科室采用了舒适护理方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在我科室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时间为2017.5至2019.5。共选取7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进行分组对比,每组39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与19例,年龄在35岁至78岁之间,平均59.5±1.2岁。实验组,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与19例,年龄在36岁至77岁之间,平均56.5±1.5岁,资料无差异(P>0.05),有统计学比较可能性。排除护理依从性极差或存在言语及理解障碍导致不能配合本调查完成或中途退出护理的患者;排除本身存在血液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传染病、肿瘤及本身患有血栓的患者。
1.2方式 
   对照组采用了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即为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了舒适护理,方法为:(1)了解患者的置管并发症情况,并进行记录分析,据此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向患者阐述PICC置管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掌握置管相关注意事项,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机率。(4)出院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当天,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评估,并制定随访方案以及发放注意事项手册,置管后定期观察置管尖端是否到达上腔静脉位置及置管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等。
1.3指标观察和评价
1.3.1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
1.3.2观察实验组、对照组PICC置管时间。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SPSS软件(19.0版本),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评分分析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PICC置管时间分析
   对照组:PICC置管时间为26.49±4.21天;实验组:PICC置管时间为31.52±4.63天,对照组PICC置管时间和实验组相比较短,两组差异明显,T=5.0196,P=0.0000。
3.讨论
   临床手术后多需采用PICC静脉置管行后续治疗,但置管穿刺过程可能会对患者血管内壁造成损伤并导致患者血管内壁或导管外壁出现附着血栓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提升,医疗水平也有所提升,医疗技术也逐步完善[3]。PICC属于侵袭性操作之一,将管道留置在患者体内半年甚至是一年之久,不管是在院内留置过程中,还是院外携带中,都会给患者造成焦虑、恐惧感[4-5]。相关专家认为,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护理效果。此种护理方式比常规护理更有针对性,使患者能够感到舒适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同时使护理的下一个过程更有依据,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在PICC置管的同时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感受,我科室采用了舒适护理方式。舒适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式的一种,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护理干预方面进行。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使患者能够掌握PICC置管知识;通过出院随访护理,以微信群等方式来观察患者的情况,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我院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和实验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此研究和朱丹丹,李蓉梅[4]学者研究结果类似,可见此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2)对照组PICC置管时间和实验组相比较短,两组差异明显,P<0.05,此研究和曹丽花,叶瑜,严昭仪等[5]学者研究结果类似,可见此护理方案可提高PICC置管时间。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PICC护理中,可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方式,此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桂芝.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237-238.
[2]邹慧惠,邹慧嫦.基于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在PICC置管的化疗间歇期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20,33(03):727-728.
[3]佟琦,程敏琼,黄晓萍,周欣,薛群.肺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式结对护理方案对PICC置管导管维护和不良事件的作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0,12(03):215-218.
[4]黄利敏.品质圈管理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6):186-187.
[5]刘伟.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J].名医,2020(0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