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李长昊
[导读] 探究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将血清降钙素原检验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李长昊?
(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将血清降钙素原检验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均为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患者,将其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查,探究其检查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将血清钙降素原检验方法进行应用,其价值显著,可实现对治疗效果的判断,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临床效果

   就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来说,其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在以往发展中,血清降钙素原检验通常被应用在对细菌感染疾病的诊断中,而在医学的建设发展背景下,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价值不断提高,被临床广泛应用,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感染患者会表现出体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情况,因此可将其作为炎症诊断的参考数据[1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难度。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应用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探究其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的开展地点为我院,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感染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67岁,年龄最小的为2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23±4.33)岁。选取同期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同样选取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人员的年龄选取范围在22岁-66岁,平均年龄为(43.04±4.3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可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
    给予所有人员检验工作,主要取人员的清晨外周静脉血,为3ml,保证在取血后的一小时内给予其离心处理,将血清进行分离,随后将人降钙素原试剂盒进行应用,本研究主要将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试剂进行应用,并将免疫发光法进行应用,对所有人员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量,如果发现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值在0.5ng/mL以上,则表明患者的机体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人员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量。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5.99±3.20),(21.22±10.45)和(11.54±2.34),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就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来说,其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患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死亡率较高,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临床发展中,常见病主要包括气管炎和肺炎等。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此类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导致患者出现此疾病的主要因素为吸烟,汽车尾气排放和工厂废气排放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需要临床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给予此疾病患者早期治疗,为患者提供健康保障。从临床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能够实现,主要是将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方法进行应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受到了广泛认可。
    就血清降钙素原来说,其是降钙素原的前体蛋白质,可实现对相关特异性蛋白酶的处理,将其剪成多个氨基酸基因和降钙蛋白末端残基,从而将其肿瘤坏死因子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进行影响,实现对患者的肝,肾,脾肺等器官功能的改变,可实现对患者体内释放调控的作用[3]。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患者出现炎症问题后,患者会在2-3个小时内出现血清降钙素原明显升高的情况,因此,临床在将血清降钙素原进行应用时,可将其作为临床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一种标志,尤其针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来说。患者在出现严重炎症时,患者机体内的血清降钙素原会表现出升高的趋势,患者所对应的感染问题越严重,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就越高。C-反应蛋白可将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行提高,促进对细胞的吞噬,可将患者体内病原微生物进行清除,同时使患者的坏死细胞和损伤细胞等被清除,而且促进患者免疫力提高[4]。因此在临床发展中,对呼吸系统的感染患者进行治疗,需要促进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数量的增加,从而促进患者抵抗力,减少病毒入侵,加强其吞噬体内病毒的能力,对患者的感染问题进行缓解,实现治疗效果。本研究在将血清降钙素原进行使用后,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数量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给予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治疗工作后,将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法进行应用,其临床价值较高,可实现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的判断,确定患者实际情况,从而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基础意见,临床意义显著,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美华.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8):27-28+32.
[2]李熙.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1):179+181.
[3]李红娟.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医药论坛杂志,2016,37(07):13-14.
[4]刘小丽.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