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范苏
[导读] 【摘要】目的

范苏
(绵阳市肛肠病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相关单位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2019年1月质量控制实施前后为分界点,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分析质量控制前后临床免疫检验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功能、血清C-P、胰岛素抗体(IAb)以及癌胚抗原(CEA)检验结果变异指数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临床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保证检验质量,有效避免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关键词】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变异指数;应用价值
   临床免疫检验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原发性以及继发性免疫缺陷进行明确诊断的一种方法。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可通过临床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还可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1]。临床检验的过程比较复杂,检验耗时长,且流程比较多。在检验过程中,需要经过样本采集、运输、保存以及实验室检验等几个流程。对检验流程进行控制,可有效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相关单位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2019年1月质量控制实施前后为时间段,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58岁,平均(42.5±3.0)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4-56岁,平均(42.0±3.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甲状腺功能检验、血清C-P检验、胰岛素抗体(IAb)检验以及癌胚抗原(CEA)检验。检验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Access2、DXI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验。并选择配套试剂。检验流程分为血液标本的采集以及保存、运输及送检、实验室检验、给出检验结果。
   1.2.2 质量控制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由医院管理部门根据卫生部关于临床免疫检验的相关规定,制定符合相关单位实际情况的临床免疫检验流程及操作规范。并定期对临床免疫检验操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①对临床免疫检验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升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以及检验人员的临床技能,提高其责任意识及工作积极性,保证临床检验的规范操作。②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标本采集规范。要求操作人员在采集前对患者进行检验前的饮食、运动以及生活习惯等指导。并在采集前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对检验仪器以及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记录标本采集时间以及避免人工操作失误。采集完成后,不能及时送检的,还要求操作人员将标本妥善保存,防止阳光直射[2]。③检验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对检验室环境进行控制,进行消毒灭菌。检验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同时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检验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试剂控制平衡时间,控制实验室温度。


观察标本有异常情况或不符合检验条件的,需将标本退回,重新采集。检验完成后,将一次性用品清理干净,并将检验结果进行仔细的核对,在检验单上签字。④医院管理人员对检验流程进行监督,同时做好奖惩工作。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质量控制效果。以检验结果变异指数进行评估。变异指数=标准差/平均数。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组间比较存在差异。
   2 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甲状腺功能、血清C-P、胰岛素抗体(IAb)以及癌胚抗原(CEA)检验结果变异指数分别为(30.0±2.2)、(35.1±2.8)、(25.5±3.0)、(38.2±3.2),对照组分别为(50.4±4.0)、(52.4±3.6)、(50.2±3.8)、(55.3±2.4),观察组指标均较之对照组更低(t=31.598、26.823、36.075、30.229,P=0.000)。
   3 讨论
   临床免疫检验可通过免疫学技术的分析,对受检者机体免疫情况进行判断,从而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缺陷。通过临床检验结果,临床医师可以根据免疫检验结果做出疾病诊疗判断,进行治疗效果分析以及预后判断,还可进行免疫学检测。但由于在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以及检验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如此,检验结果还会对诊疗方案产生影响,甚至误导临床医师做出不良判断,引发安全事故,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3]。因此,在实施医院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进行控制。
   对临床免疫检验的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从标本采集、运输、保存、送检以及检验等几个流程实施了质量控制。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甲状腺功能、血清C-P、胰岛素抗体(IAb)以及癌胚抗原(CEA)检验结果变异指数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采用质量控制后,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概率更小,检验准确率更高。从提升免疫检验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责任心以及工作积极性入手,尽量避免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保证操作人员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执行操作标准,可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免疫检验在各种免疫缺陷性疾病的诊断中有指示价值。在实施检验过程中,需要对检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提升诊疗的科学性,为患者提供较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政, 刘东红, 彭宁,等. 全程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价值[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 28(12):1529-1530.
[2]陈红芳, 窦文琴, 丁绍红,等.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 安徽医药, 2020, 24(3):613-616.
[3]彭敏飞, 余素飞, 厉世笑,等.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微生物检验流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 2019,37(2):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