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凤鸣
[导读] 观察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凤鸣
(泾县医院呼吸内科;安徽泾县242500)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均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液,对比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在细菌清除率上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及提高细菌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
    下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危及到其他系统产生不良预后[1]。同时,铜绿假单胞菌是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的致病菌,具有较为复杂的耐药机制,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加,甚至发生多重耐药,给治疗带来一定程度困难[2]。因此,为了充分了解注射液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作用,本文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注射液治疗,得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各有18例、12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7.55±15.71)岁,平均WBC计数(13.41±1.72)×109/L;观察组男、女各有16例、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72±15.29)岁,平均WBC计数(13.75±1.99)×109/L。纳入标准:①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3]。②痰标本检查铜绿假单胞菌(≥ + + +),药敏结果表现为多重耐药。③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或遗传病史者;②既往30d内曾使用细菌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者;③有严重凝血、免疫功能异常者或脏器损害者。所有入选患者的资料均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头孢他啶30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q12h,进行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60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q8h,进行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
    空腹采集患者静脉血5mL,在4℃下以3000r·min-1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保持待测。用免疫比浊法测量血清CRP,WBC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量,血清IL-6、IL-8、IL-10使用ELISA法测量。痰液病原菌、药敏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或药物系统进行检测,分为完全清除、部分清除及未清除三大等级,并观察记录所有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说明二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CRP、WBC、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患者CRP、WBC、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观察组CRP、WBC及血清IL-6、IL-8、IL-10均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3.33),皮疹或注射部位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为6.67%;对照组恶心呕吐3例(10.00),皮疹或注射部位瘙痒1(3.33)例,头晕1例(3.33)不良反应发生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也可称为革兰阴性杆菌,是作为非发酵菌中最具临床意义的细菌,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一种重要致病菌,能够增加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等多种感染的风险[4]。临床上多采用头孢菌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等药物,但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得对其药物的耐药性逐渐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消除铜绿假单胞菌是研究重点。
    从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WBC、血清CRP等指标的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血清细胞因子IL-6、IL-8水平较对照组低,相较IL-10水平升高。在细菌清除率上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在于头孢他啶具有灭杀多种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功效的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同时对耐药性较强的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其药理是通过抑制转肽酶,阻止与致病菌细胞壁的合成,有效溶解病菌。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是哌拉西林钠及舒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钠具有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且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较高,而舒巴坦钠能够有效抑制细菌产生的多种类型β-内酰胺酶,最终达到对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性的降低。而单一用药头孢他啶组注射液,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病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5]。
    温庆明[6]研究报告表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联用对患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效果较好,提高细菌清除率,且不良反应少。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有趣的是,方茜茜[7]等人研究表明,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高达91.18%,且细菌清除率也高达94.12%,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及提高细菌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涂思义.张川林.王春娥.痰热清对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3(24):42-44.
[2]李一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2(13):14-15.
[3]周锋.下呼吸道感染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J].智慧健康杂志,2019,5:209-221.
[4]王东兴.赵宁波.痰热清注射液抗耐药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8,9(27):1684-1687.
[5]郭翔.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97.
[6]温庆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联用对小儿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细菌清除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94-2196.
[7]方茜茜.符仕宝.王秋婷等.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8(34):915-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