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王启波-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王启波
[导读] :在慢阻肺急性期治疗中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观察临床效果。

王启波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目的:在慢阻肺急性期治疗中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观察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4月~2020年6月慢阻肺患者中选取95例急性期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48例入A组(对照样本),基础治疗;47例入B组(观察样本),附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用药治疗,治疗2w,以CAT和6min步行测评呼吸功能,检查肺功能指标,对比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CAT评分、6min步行测评无可比性(P>0.05)。治疗2w后,CAT评分比较,B组[(14.62±4.35)分]<A组[(18.97±5.44)分],差异有可比性(P<0.05);6min步行距离,B组[(377.14±52.15)m]>A组[(339.14±53.85)m],差异有可比性(P<0.05);肺功能比较,治疗前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B组指标优于A组[前者FEV1/FVC为(69.35±5.37)%,FEV1为(2.10±0.3)L;后者FEV1/FVC为(60.56±7.36)%,FEV1为(1.71±0.69)L],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用药治疗急性期慢阻肺,可改善呼吸功能,优化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良好。
关键词:慢阻肺治疗;急性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临床效果

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OPD,或称慢阻肺,为慢性肺病,常见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因吸入有害物(气体或颗粒),导致肺部气流不通畅,且为持续性阻塞[1]。在呼吸内科中,此病较为多发。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观察临床表现,患者常见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期COPD多发感染,患者多痰,气道中痰液过多,造成感染加重,进展成肺心病,或出现呼吸衰竭,具有致死风险。相关研究显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COPD急性期治疗中具有可靠性[2]。本文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95例处于急性期的,对照分析,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临床用药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期慢阻肺患者95例,均为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使用随机数字表划分两组,A组48例,性别:男/女=26/22,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6.93±6.21)岁。B组47例,性别:男/女=24/23,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7.01±6.15)岁。两组有可比性(P>0.05)。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COPD急性期确诊;(2)患者知情同意;(3)自主意识良好。
   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2)合并其他重症;(3)精神病史。
1.2方法
   A组基础治疗,针对病情用药。入院后,抗生素用药,预防感染,所用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平喘、抗炎干预,使用糖皮质激素;排痰、优化呼吸情况,使用沐舒坦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2w。
   B组:基础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用药。研究所用药物产自AstraZeneca AB,规格为160 μg/4.5μg每吸,单支60吸。用药方式为口吸,1吸/次,1日2次,治疗2w。
1.3观察指标
   以CAT评价患者呼吸功能水平,评分与健康状态为负相关;测评6min步行情况,距离与呼吸功能为正相关。测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COPD急性期患者数据,计量资料(年龄、呼吸功能、肺功能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呼吸功能
   治疗前,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CAT评分>B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步行距离,A组<B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主要从CAT评分、6min步行结果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等维度对COPD急性期患者的用药治疗成效进行评价。
   CAT评分方面。治疗前,B组与A组无明显差异,不予比较(P>0.05)。治疗2w,B组评分[(14.62±4.35)分]低于A组[(18.97±5.44)分],组间有可比性(P<0.05)。CAT评分与呼吸通畅性为负相关,显示经过治疗,B组呼吸水平优于A组,即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用药有效。同时,组内评分比较,B组治疗后[(14.62±4.35)分]<治疗前[(25.99±2.41)分],A治疗后[(18.97±5.44)分]<治疗前[(26.03±2.27)分],显示治疗2w后,两组呼吸功能皆有改善。
   6min步行测试。治疗前,组间差异不可比(P>0.05)。治疗后,B组[(377.14±52.15)m]>治疗前[(313.52±53.21)m],A组[(339.14±53.85)m]>治疗前[(313.46±53.17)m],B组[(377.14±52.15)m]<A组[(339.14±53.85)m],组间、组内皆有可比性(P<0.05)。治疗2w后,患者限定时间(6min)内,步行距离增加。
   检测肺功能指标。治疗前,组间不可比(P>0.05)。治疗后,B组[FEV1/FVC(69.35±5.37)%,FEV1(2.10±0.3)L]优于治疗前,A组[FEV1/FVC(60.56±7.36)%,FEV1(1.71±0.69)L]优于治疗前,B组优于A组,组内、组间可比(P<0.05)。显示经过治疗,肺功能两组皆可见优化,B组优化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综上,在COPD急性期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用药,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呼吸困难表现减弱,肺功能指标优化明显,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效果良好。然而,因样本规模、研究时间有限,故而此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不完善性,后续还须更长研究期限、更多研究样本的严谨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COPD急性期的临床影响。
参考文献:
[1]贾秀珍,张文凯.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1):108-110.
[2]顾加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10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