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蛋白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汪春秀
[导读] 血清总蛋白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汪春秀
        (四川省射洪市金华中心卫生院;四川射洪629213)
   血清总蛋白是血液中各种蛋白混合在一起的混杂物,参考值的范围是60-85/L或是6.0-8.5g/dl。临床上常用盐析法将血清总蛋白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大类。通过测定出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血清球蛋白的量,也就可以计算出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两者的比值用A/G表示,参考值是大于1的。如果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时血清总蛋白也会有所降低,然而血清球蛋白浓度有所增加时血清总蛋白并却并不会降低,只是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会小于1而已。血清总蛋白降低所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与血清白蛋白降低所表现出来的疾病有关,如果是严重的肝功能受损,主要有肝脏合成的球蛋白也会降低,血清球蛋白也会降低。
1、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说明什么?
   各种因素使身体中水分严重缺失,进而造成血液浓缩,这时会使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比如时常呕吐、腹泻或身体严重烧伤的人群,还有急性传染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急腹症等。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有所增加,主要就是球蛋白的合成变多,多见网状内皮系统疾病。比如多发性骨髓病人、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以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患有风湿性疾病的人血清总蛋白测定数值会升高,常见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是多发性硬化等。
   患有慢性传染病的人血清总蛋白测定数值会升高,比如肺结核或是梅毒等。还有,当人出现休克的时候,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会变得很好,这时血液中的水分就会大两渗出血管,也会使血液浓缩,患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的病人,在身体中钠严重丢失的情况下又丢失了水分,也会造成血浆浓缩的情况。


2、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说明什么?
    身体中因为某种原因造成蛋白质丢大量丢失,比如人在严重烧伤时就会有大量血浆丢失,肾病综合征病人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肠道中会一直处于蛋白质流失的状态。这些疾病都会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长时间摄入的营养不足或是营养消耗过大时,比如日常饮食中蛋白质营养不足或是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也会造成吸收障碍,及时补充了足够的蛋白质,但是能被身体吸收的少之又少。还有一些消耗性疾病,比如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化脓性感染、恶性肿瘤等都会严重消耗身体中的蛋白质,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各种原因造成身体中血液浓度被稀释,也会造成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比如身体中注射大量的低渗溶液或是身体中钠或水产生潴留情况。还有上面提到过有肝脏疾病的人,蛋白质的合成会出现障碍,也会使血清总蛋白浓度变低。
3、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有哪些?
   血清总蛋白的测定方法非常多,比如酚试剂法、凯氏定氮法、比浊法、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双缩脲比色法,它是现在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方法也是首选推荐的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它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会在碱性状态下与二价的铜离子相互作用产生一种蓝紫色的物质,颜色反应的程度与血清总蛋白的浓度是成正比的,即颜色反应越强烈说明血清总蛋白浓度越高。这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又可重复操作,而且可以影响结果的干扰物也极少。唯一的缺点就是灵敏度比较低。
   综上所述,在临床应用中,血清总蛋白浓度的检测可帮助医生做出很多疾病的初步诊断,这在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