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涛
(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400030)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临床疗效和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展开对照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分割放射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两者间的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期间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改善肺功能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肺功能
原发性肺癌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较为常见,高达75%-80%,其中非小细胞肺癌被更早发现,目前主要采用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30%的患者都会因为年龄较高,合并严重的心肺等内科疾病,因此无法采取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在应用中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能够精确确定肿瘤位置,对促进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探讨立体定向放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62例,其入院时间为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4.16±3.55)岁,其中腺癌12例、鳞状细胞癌7例、大细胞癌12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3.97±4.13)岁,其中腺癌14例、鳞状细胞癌6例、大细胞癌11例。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分割放射技术,应用高能直线加速器的6MV光子线进行放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放射剂量的调整,将DT设置为60-70Gy,单词剂量设定为2Gy,每天放疗一次,连续放射治疗5天,将原发性病灶以及周围2cm正常组织,在必要时需要在选择隆突下5cm以及以上同侧肺门和纵膈等[1]。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用定向放射系统,在采取治疗措施前应用CT完成体部定位,将层厚设置为3-5mm,应用负压带进行肺部病灶以及纵膈活动度的准确记录,同时利用仪器配套的工作站进行分析,明确肿瘤区和治疗靶区,将三维重建完成以后,实施固定野照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放射剂量的调整,与将DT设置为60-70Gy,单词剂量设定为2Gy,每天放疗一次,连续放射治疗5天,两组患者均连续采取治疗措施2个月,在完成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估[2]。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两者间的比例(FEV1/FVC),相关操作需要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说明书。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计学软件应用版本为SPSS22.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观察组患者FVC 、FEV1、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3讨论
肺癌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采取手术治疗是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措施,但是由于很多患者受到年龄、病情以及心肺功能的影响,对手术治疗措施不耐受,针对此类患者主要采用放疗。传统常规放疗分割模式的放疗单次剂量比较小,且生物学剂量较大,容易导致局部肿瘤复发或者转移,治疗效果比较差[3]。
此次研究数据表示:观察组肺功能水平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分析原因如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应用过程中借助于外照射技术,能够充分实现精确定位,进行治疗计划的精确,能够将放疗的高剂量精度投照到颅外体部肿瘤病灶中,具有单次剂量高,靶区小的优势,且明显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周边正常组织和靶区之间的剂量具有较大的变化梯度,能有效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量[4]。据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表示,立体定向放射和常规放疗技术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够在临床应用中主要依靠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治疗,适用于颅脑部恶性肿瘤以及瘤体体积比较大的恶性肿瘤中。因此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期间能够有效修复细胞亚致死损伤,对调整细胞周期的分布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其他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能够有效降低,从而减少放射损伤程度[5]。
综上所述,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期间,相较于常规放射剂量治疗措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精度高、定位准确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妍,吴尚,杨建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6),171-173.
[2]伍艳玲,冯勤付,王晓丹,等.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决择: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9):709-712.
[3]卜媛,王一安,李文峰.埃克替尼片联合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1),216-218.
[4]唐正中,胡宗涛,王崇,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探讨[J].安徽医药,2018,22(6):1116-1119.
[5]董百强,王谨,徐裕金,等.经倾向评分匹配后立体定向放疗与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8,27(10):89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