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门诊换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研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赵德娟
[导读] 研究PICC门诊换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研讨。
赵德娟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PICC门诊换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研讨。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于我院PICC门诊进行换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密切观察和记录PICC留置患者换药时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并予以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PICC留置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有导管脱出、穿刺点出血、导管堵塞、皮肤过敏、伤口感染以及无菌性静脉炎,通过PICC换药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结论:PICC的使用寿命与医护人员的换药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
【关键词】PICC;门诊换药;并发症;护理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输液导管由外周的静脉进入人体,然后穿过患者的中心静脉,将其尾端置于锁骨的上腔静脉处或下静脉处,且该类型导管可在患者体内留置1年,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临床静脉输液方法[1]。研究表明,对于需要多阶段化疗或者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PICC应是首要的静脉输液方式[2]。然而,在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若得不到及时的针对性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容易造成PICC留置时间大幅度减少,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治疗效果[3]。基于此,本文以80例PICC留置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PICC门诊换药中存在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调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PICC留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9-76岁,平均52.30±5.07岁。所有患者均为需要进行多期化疗的肿瘤患者,包括食管癌27例、胃癌20例、肺癌18例以及肝癌15例。PICC留置导管均为BD公司生产,选择3M的透明贴膜为固定敷料,肝素帽为接头,通过20mL的注射器吸取18mL生理盐水,7号针头行脉冲式正压封管。参选患者均为我院诊断的患者,同时对本次研究的护理方式认同。排除对本次研究不认可的患者,排除具有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PICC护师事先了解肿瘤患者的静脉情况,挑选合适的静脉血管,严格按照PICC置管标准流程进行操作,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头,为患者拍摄X线片以确认PICC的位置。
2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
2.1穿刺点出血
   有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造成穿刺点出血的可能原因:选择的穿刺部位不合适;患者穿刺部位附近区域活动幅度过大;穿刺针和导管不匹配。护理方式: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穿刺位点出血,置入PICC导管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服药史、凝血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等,如若患者存在凝血异常现象则判断留置PICC导管不适用于该患者;如果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现象,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出血区域进行适当加压,按压时间在0.5h左右,若按压效果不显著,护士可在穿刺部位附近覆盖一层明胶海绵帮助患者止血。

此外,患者需在术后三天内保持卧床休息。
2.2皮肤过敏
   PICC导管引发的皮肤过敏主要表现在,患者采用敷料覆盖穿刺点后,穿刺附近区域接触消毒试剂后出现刺痒或者红肿,严重者出现水泡溃烂。5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护理方式:①对于轻症的4例患者,护理人员可选用碘试剂对穿刺部位附近皮肤进行消毒,将无菌棉球沾取少量生理盐水后擦拭穿刺点周围皮肤,每周换2次3M伤口敷料。②对于重症的1例患者,以换药法为基础加用艾洛松试剂擦拭穿刺点周围皮肤,借助无菌纱布缠绕固定穿刺点,每两天换药一次。③在饮食方面,护士需要嘱咐患者清淡进食,禁辛辣刺激食物。
2.3导管脱出
   2例患者出现导管脱出。造成导管脱出的可能原因:夏季出汗容易造成敷料松动;穿脱衣服时不慎拉出PICC导管;患者穿刺一侧肢体活动幅度过大。针对性的护理方式:①更换敷料时,以向心性动作向上沿导管揭开敷料。②更换药物前,检查留置的PICC导管长度是否与初始长度一致。③护理人员密切留意患者的穿刺点部位附近是否出现渗血、渗液以及红肿等现象。对穿刺部位附近皮肤予以彻底消毒,而保持由中心向四周的按压动作使敷料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④结蹄组织需要3-4周的时间才可以完全包埋PICC导管,因此在留置导管初期患者应尽可能避免过度活动。⑤患者在夏季时容易出汗,可适当增加换药次数,一周换两到三次药,当感受到敷料潮湿时应及时前往门诊换药。
3讨论
   研究表明,PICC并发症的出现多是由于受到内在因素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内在因素包括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体质较弱、年龄偏高和凝血功能异常等,而外在因素包括消毒不完全、护理工作不足和护士操作不当等[4]。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行为,在留置导管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无菌流程进行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操作相对简单、保存期限长和可掌控性强,患者无需遭受频繁穿刺带来的疼痛感,还可以有效避免化学性静脉炎[5]。成功的静脉穿刺主要取决于全面和细致的导管护理,专业的全面护理有助于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或是尽可能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时长。此外,为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健康宣教相关和为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舒缓患者的消极情绪,改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PICC的使用寿命与医护人员的换药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
【参考文献】
[1]王友焕.PICC门诊换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分析[J].健康之友,2020,23(1):9-18.
[2]李冬丽.PICC门诊换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246-254.
[3]汪志红.PICC门诊换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118-126.
[4]陆新.78例PICC门诊换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295-295.
[5]李艳,侯凯文,刘建华, 等.两种换药包在门诊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