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开展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王倩
[导读] 研究在小儿腹泻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王倩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腹泻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本文中的研究病例,将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研究,组别为对照组40例患儿和观察组40例患儿,给予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且患儿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最终住院时间较短,两组数据存在的差异值较大(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患儿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使患儿的疾病得到尽早治愈。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效果研究
   小儿腹泻在临床儿科中的发病率较高,该病多是由于病毒以及细菌感染所致,发病后会导致患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及生长发育[1]。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本篇文章中详细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小儿腹泻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价值,详细信息已在下文中阐述。
1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1.1临床资料
   现将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以分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6月-2020年6月,组别共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分别有40例,观察组患儿中包括22例男和18例女,年龄均值为(4.0±0.2)岁;对照组有23例男和17例女患儿,年龄均值为(4.5±0.3)岁。组间数据差异值较小(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配合;给予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干预,①首先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培训后上岗,以便确保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②风险评估: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详细掌握,同时观察患儿的心理状态、家属的心理状态、患儿依从性以及家属的配合度,通过掌握结果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护理干预计划;③认知教育:首先要耐心的对患儿家属进行语言开导,讲解小儿腹泻发生因素、日常护理方法、合理用药方法以及日常护理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提升家属的认知度、配合度以及护理能力。④日常监管: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掌握患儿是否存在呕吐等症状,并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若患儿出现脱水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液处理, 以便确保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⑤生活指导:加强对患儿家属的饮食指导教育,及时纠正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为患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要采取少吃多餐、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为主,严重腹泻患儿要停止正常饮食。
1.3观察指标
   运用调查问卷表将两组患儿依从性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对比,评分最高分为10分,分数越低指标越差;将观察与对照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最终住院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对比。
1.4最终护理治疗有效率判定
   经过护理治疗后的患儿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则表示显效;患儿通过护理治疗后患儿的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则证明有效;经过护理治疗后的患儿以上各项指标改善效果较差则表示无效。显效与有效的总例数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方法
   SPSS19.0为本文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此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当两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治疗效果比较详情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依从性评分指标数据差异值较小(P>0.05);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患儿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最终住院时间也较短,各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数据比较已占有显著优势(P<0.05),见下表1、表2。

 3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常会受到日常饮食不良、病毒以及细菌的侵犯,进而导致患儿出现腹泻症状,当腹泻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时,易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因此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针对小儿腹泻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多数患儿家属缺乏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度,加之患儿年龄较小,无法做到良好的配合,从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所以针对小儿腹泻患儿在治疗期间应加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提升患儿的疾病控制效果,进而减轻疾病对患儿健康的影响[2]。为此,本文中对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期间采取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该护理措施是运用了护理小组的形式,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培训后,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通过风险评估,使护理计划能够针对患儿存在的危险因素而定,因此确保了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重视了患儿家属的认知教育,从而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度以及对患儿的照顾能力;通过加强患儿的日常监护力度以及生活指导,从而能够及时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纠正了患儿家属的不良饮食习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患儿家属的照顾能力,最终使患儿的疾病能够得到尽早治愈[3]。
   以上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提升小儿腹泻疾病治疗效率以及减轻疾病对患儿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锦绣.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v.27(06):164-165.
[2]张轶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J].健康前沿,2018,027(006):68.
[3]孙靓静.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v.13(03):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