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导读] 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改善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任燕  任志文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江苏苏州215008)
【摘要】目的: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改善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n=80),结合护理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干预后情绪状况、生活质量状况对比对照组好,且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负担、身体负担较重,予以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  恶性肿瘤  负性情绪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基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导致恶性肿瘤患病率居高不下表现,确诊后受到疾病、化疗治疗不良反应等因素影响患者身心负担较重,甚至拒绝治疗、丧失治疗信心[1]。考虑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性,需在放化疗治疗的同时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本文就此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均为病理组织等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时间选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共80例。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楚,对护理方案知情同意;(2)患者依从性良好;(3)患者预计生存期>6个月。排除标准:(1)拒绝参与者;(2)放弃治疗患者。进行恶性肿瘤患者分组,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龄35-66岁,平均(53.0±4.5)岁;肿瘤疾病类型:胰腺癌、肝癌、胃癌、肺癌患者各6例,大肠癌以及乳腺癌患者各5例,其他癌患者6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37-68岁,平均(53.5±5.5)岁;肿瘤疾病类型:胰腺癌患者以及肝癌患者各7例,胃癌以及肺癌患者各6例,大肠癌患者5例,乳腺癌患者4例,其他癌患者5例。2组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疾病类型、性别与年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治疗期间的日常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以及环境护理等。
    研究组:配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身体创伤较大、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安慰,加强沟通交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疾病以及治疗、预后等,并以积极的心理暗示、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疾病注意力。另外,护理人员鼓励家属支持患者治疗,指导日常护理要点。(2)疼痛干预。护理人员向恶性肿瘤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知识,强调疼痛的普遍性,帮助患者了解疼痛机制,并结合患者疼痛评估情况应用止痛药,练习正确的深呼吸、咳嗽方式,发放健康宣传手册。(3)饮食干预。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包括身体、饮食习惯等,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饮食方案,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患者有肥胖情况控制胆固醇摄入,增加果蔬摄入量,食用黑木耳、豆制品等达到健运脾胃的效果。(4)健康教育。患者就餐后鼓励并陪伴其运动,行走后监测与检查各项指标,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锻炼维持每周4-5次,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
1.4指标评分
    参考SAS、SDS量表以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状况[2]。
1.5数据分析
    基于SPSS21.0计算受试恶性肿瘤患者的观察指标,计数型指标护理满意度以例(n)、率(%)描述,计量型指标评分以(±s)描述,以(x2)和(t)进行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指标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8/40),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28/40)。护理总满意度比较,X2=8.6580,P=0.0032。
2.2指标评分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情绪与生活质量状况见表1。干预后比较干预前、研究组干预后对比对照组,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治疗期间心态直接影响治疗依从性和效果,而多数患者不良情绪明显,需积极干预进行改善。张琼研究指出,人文关怀护理方式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患者疾病治疗信心,改善老年肿瘤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3]。试验结果和王海燕,魏义珍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试验组干预后HAMA评分低于参照组,QOL评分高于参照组,总满意度93.33%高于参照组60.00%,P<0.05[4]。由此说明,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满足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需求,护理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析[J].心理月刊,2020,15(04):63.
[2]张志敏.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2):166-167.
[3]张琼.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老年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名医,2019(12):181.
[4]王海燕,魏义珍.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作用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9):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