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讯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ICU重症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基础上促进ICU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的8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的2组(对照组、研究组)。比较2组ICU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情绪、睡眠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ICU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情绪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P<0.05。结论:予以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在稳定患者情绪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护理预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理护理 ICU患者 护理效果 护理依从性 情绪状况
ICU收治患者病情严重,加上病情的特殊性、治疗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存在明显的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1]。所以,需重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要性,需不断加强护理工作以改善患者的心态、加速患者康复进程。临床工作中发现,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稳定ICU患者的身心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基于此,本文就我院80例ICU重症患者为例,探讨心理护理干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均为ICU重症患者,患者意识清楚、有配合能力,时间选自2019年3-8月,共80例。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ICU重症患者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5.0±4.5)岁;患者入住ICU时间最短3d、最长10d,平均(7.0±2.5)d。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4.6±5.2)岁;患者入住ICU时间最短2d、最长12d,平均(7.5±3.2)d。此次受试的2组ICU患者性别、年龄与ICU入住时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ICU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监测、环境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遵医嘱用药等护理。
研究组——以上ICU重症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有效沟通。护理人员需积极与ICU患者沟通,对于丧失自主沟通能力的患者侧重观察,对于具备正常沟通能力的患者在了解其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从而建立患者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对工作参与的积极性。(2)关心体贴患者。面对患者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一视同仁,针对患者的痛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遵医嘱用药等形式减轻患者的痛感,有助于放松,优化睡眠质量,并给予患者安慰、鼓励,以眼神、手势等予以患者支持。(3)心理支持。患者入住后保证巡视、陪护时间,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合理满足,倾听患者的主诉,并予以患者疏导,尽可能维持患者乐观心情。另外,向家属讲解治疗方案、预后,效果,以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ICU重症患者的情绪、睡眠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依从率情况。
1.4观察指标评分
ICU重症患者的情绪参考汉密尔顿量表来HAMD、HAMA评价,睡眠状况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睡眠质量评估[2]。
1.5数据统计学分析
ICU重症患者的计数型指标护理满意度、依从率以例(n)、率(%)表示,计量型指标HAMD、HAMA、PSQI评分以(±s)表示,组间指标差异检验值为(x2)、(t)。统计学SPSS21.0计算后,P值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计数观察指标
研究组与对照组80例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率情况见表1,2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经统计学计算,P均<0.05。
.png)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受到疾病、治疗仪器、陌生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等因素影响,导致心理负担较重,影响治疗依从性、生理状况的稳定性,从而限制了治疗的预后效果[3]。基于ICU重症患者的特殊性,需重视对患者的情绪干预,通过予以患者有效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心理支持方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稳定了患者的生理,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治疗的预后,加速患者病情康复、缩短ICU入住时间[4]。梁婕研究指出,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优化护理满意度与效果[5]。
试验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护理依从率100%均高于对照组的87.5%、85%,且HAMD评分(8.20±1.30)分、HAMA评分(10.02±2.02)分、PSQI评分(8.05±1.50)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0.05±1.50)分、(20.20±2.20)分、(12.50±1.80)分。经统计学计算,P均<0.05。此次试验结果和朱瑞玲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干预后,研究组ICU患者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焦虑、抑郁、躯体化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由此说明,心理护理干预适用于ICU患者的护理需求,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比一般内科患者,ICU重症患者的心理负担较大,进而影响生理状况以及治疗预后情况。重视并有效落实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助于ICU重症患者的生理、心理稳定,提高了患者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侯颖慧,李军.序贯性通气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02):203-208.
[2]栾蕊,刘雪.心理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护理中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评价[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4):204-205.
[3]黄淑仪.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91-292.
[4]李伟.综合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3):95+102.
[5]梁婕.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4):78+85.
[6]朱瑞玲.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