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万润琴
[导读] 探究在普外科患者中将护理干预工作进行开展的临床意义。


   万润琴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7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普外科患者中将护理干预工作进行开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选取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其中一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在给予患者干预后,在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相对较低,为(0.12±0.07),表明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患者中将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普外科护理;应用效果
    就普外科患者来说,其不仅需要感受肢体上的疼痛折磨,而且存在一定的心理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促进普外科患者病情恢复,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明确护理方法,提高配合依从性,并对自身心态进行调节,避免出现不良心理,从而将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提高,实现对患者术后疼痛问题的缓解[1]。本研究将基于此,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应用影响。
   1患者资料和研究方法
   1.1资料分析
   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选取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其中一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人数总共为56例,女性患者总人数为44例,患者的年龄选取范围在23岁-65岁,平均年龄为(43.34±4.30)岁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帮助患者进行减压,感染,给予患者保健和营养支持等。
   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将普外科手术的操作方法,不良反应为患者进行介绍, 同时提高患者对肠梗阻等症状的认识程度,提高患者的认识程度,可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给予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其次,给予患者术后运动指导,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控,在患者各项体征恢复平稳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指导,主要为肠被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上举,上肢拉伸,屈曲等运动,并给予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运动指导,帮助患者选取平卧位,尽量用鼻子进行呼吸,随后进行缩唇,进行呼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每隔4小时干预一次,并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下床运动,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运动等。再次,给予患者腹部按摩,需要临床为患者安排一定腹部按摩,主要给予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摩方式,每天干预10-30分钟,促进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最后,给予患者有效的饮食指导,在患者术后禁食期间,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肠外营养干预,在患者逐渐恢复肠功能后,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流质食物,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逐渐给予患者半流质事物和软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饮食的清单性,易消化,戒烟戒酒,避免患者食入刺激性食物,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手术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在给予患者干预后,在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相对较低,为(0.12±0.07),表明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3讨论
   普外科疾病种类较多,多需要给予患者手术干预,此操作方法对人们的健康,生命等产生威胁,为有床性治疗方法,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重要影响,而部分普外科患者都具有突发性,患者的形体较为疼痛,甚至发生各种变化,从而导致患者的心里负担加重,对患者的恢复情况造成不良影响,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将患者的认知程度进行提高,将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改善,还需要将患者的康复工作质量进行提高,尤其针对护理工作来说,因为在与医生进行相比较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机会更多,这也是表现医疗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从临床的以往发展情况来看,受到医护人员在康复期的护理干预工作认识程度不足等因素影响,通常难以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难以认识到康复护理在患者中的应用重要性。就普外科患者来说,其在康复恢复过程中,对应的痛苦程度相对较大,较为艰辛,需要患者坚持不懈,但是就大部分患者来说,其对应的耐受性都相对较差,缺少坚持锻炼的恒心和耐心,在害怕疼痛的情况下,很容易放弃治疗,其很容易在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产生抑郁心理,进行自我封闭,自暴自弃。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存在家庭不和睦的情况,家人对患者的尊重程度和关爱程度不够,便会导致患者的康复护理水平底下,导致康复护理工作的失败,从而导致烧伤后患者的后遗症,加重患者病情。
   普外科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恢复,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程度痛苦,主要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促进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需要护理人员将烧伤恢复护理的流程和重要性告知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并告知患者恢复情况,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针对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避免抓伤等,从而提高护理质量[3]。在实施护理干预时,需要保证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将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将患者治疗和修复期间所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消除,保证患者积极配合各项质量工作,促进患者恢复。针对普外科患者来说,其在接受护理干预时,需要给予患者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措施,保证患者积极遵循护理干预行为,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护理积极性的提高,保证患者恢复健康。
   本研究在将综合护理干预和单纯的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效果进行比较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相对较低,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患者手术患者中将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泊. 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2):141-142.
   [2]郑晖.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7):95-96.
   [3]郭官秀,罗远凤,覃江焕,邓肖静,刘平. 护理干预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2):275+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