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唐亚军
[导读] 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护理中的应用


唐亚军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认知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认知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10.11±3.57)明显低于常规组(16.14±3.11),P<0.05。结论:在对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患者采取认知性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抑郁状态,达到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关键词:认知性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抑郁护理

   精神分裂疾病病程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对患者情绪状态影响较大,加之疾病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障碍,因此使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与病耻感,长期处于一种自闭状态,渐渐导致抑郁症状[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护理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8年3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时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精神分裂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为常规、认知两组。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认知组在此基础上添加自我认知护理。常规组男女病患比例为13:12,年龄区间为19~45岁,平均年龄为(32.68±4.11)岁,病程4~17月,平均病程(10.54±1.17)月;认知组男女病患比例为14:11,年龄区间为20~47岁,平均年龄为(33.61±4.03)岁,病程3~15月,平均病程(9.21±1.54)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此阶段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对认知组患者施加认知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做好康教宣传:首先医护人员要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交流次数,通过增加接触机会,提升患者的信任感,了解精神分裂疾病的形成原因与预防知识,第二定期举办病友会并组织健康讲座,在会中邀请一些患者分享个人治愈经验及一些不良情绪的消除方法,通过互相分享,帮助患者打开心扉,减少自卑、抑郁心理。②做好自杀预防护理:一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虽然疾病症状已经有所好转,但强烈的病耻感与焦虑感还会影响其情绪状态尤其在夜间与独处的时候。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夜间交接个工作,将情绪起伏较大的病人安排在光线温和,容易观察的病房区间,并进行一对一护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防止一些残存的危险物品帮助患者进行自杀。③提升患者信任感:由于精神疾病患者比较敏感,因此容易受他人情绪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期间要时刻注意自身行为表现。首先在于患者交流时,要亲切温和,不可表现出傲慢或戏弄等情绪。第二通过日常交流对话内容、肢体语言判断患者情绪状态,尤其是当患者出现突然的情绪开朗或在出事地点游移不定等情况时,要及时派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并通过心理疏导了解患者情绪状况变化原因。④组织团体活动:可依照院内病人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兴趣班或兴趣交流活动、文艺会演等,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为其分配一些任务,通过培养下棋、运动等兴趣提高自身社交能力,掌握正确的情绪压力缓解方法[2]。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采用HAMD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抑郁状态分别进行测量,比较数据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认知组患者抑郁质量评分要低于常规组,改善情况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3 讨论
   精神分裂疾病与患者自身心理素质及社会压力影响有很大关系,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进行医治,但治疗过程较长,且治疗效果受患者自身影响大,因此要重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积极照顾患者不良情绪,防止抑郁症状的发生。
   本次研究表明,认知组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更加明显,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首先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意识。由于很多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比较狭隘,认为疾病症状有所改善就能放松护理意识,因此随治疗时间延长对患者的关注度也有所下降,使患者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在此期间进行疾病知识教育,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形成正确的治疗观,在症状改善后仍按时服药,并坚持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调整自身状态提升治疗效果。第二通过加强交流,能有效帮助患者打开心扉,找到正确的情绪压力释放方法。很多抑郁症状的产生都与患者长期处于自闭状态有关,通过增加交流次数首先能帮助护理人员积极了解患者情绪情况,及时及予疏导,防止情绪再次恶化,其次能帮助患者提升自我表达能力,通过与护理人员、家属、其他病友交流,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从而能多角度认识自身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陷入情绪困境,逐步增大情绪压力。
   总而言之,通过对将神分裂抑郁患者施加认知性心理护理,能有效帮助其调整自身情绪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明珊,李军.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93+295.
[2]姜景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17):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