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护理中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与干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   孙瑞
[导读] 摘要:目的:


   孙瑞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7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临床护理中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并给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研究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共选取患者100例,均为骨科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一组给予风险护理,对其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摔倒和褥疮,试验组的发生率为34.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0.00%,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效果更好。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中将风险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明确,从而给出针对性措施,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骨科临床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干预对策
   医学界发展过程中,通常认为医疗风险是广泛存在的,因此,在临床发展中,现在医学护理管理风险是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而骨科老年患者科是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指标。骨科老年患者科在医院发展中,属于一个相对特殊的部门,面对患者具有发病较急,病情较重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导致护理风险的普遍存在。需要护理管理者提高对次问题的重视程度,针对科室中存在的高风险问题,加强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鉴定和评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将患者风险降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在我院展开研究,研究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共选取患者100例,均为骨科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一组给予风险护理,每组患者50人。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的年龄选取范围在55岁-87岁,平均年龄为(67.56±5.45)岁。
   1.2研究方法分析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给予患者卫生清洁,饮食护理等。
   试验组患者则对骨科老年患者的存在风险进行分析,首先给予患者风险预测,随后给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
   (1)骨科老年患者管理方面
   就骨科老年患者风险管理来说,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主要包括了骨科老年患者环境因素,管理制度因素和非技术方面因素。在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就第一个因素来说,其主要是指医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促进骨科老年患者科室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受到骨科老年患者患者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骨科老年患者护士需要对骨科老年患者医疗任务进行承担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始终具有一个清醒的头脑,避免意外的发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风险问题,需要给予管理进行改善。而第二,在骨科老年患者管理制度不到位的情况下,在医院不能对骨科老年患者管理制度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的过程中,依然难以降低护理风险。就非技术方面的因素来说,其主要包括仪器和机械故障,或是在抢救器械和抢救药品不健全情况下所发生的风险问题等。
   (2)骨科老年患者护理人员方面
   就骨科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因素来说,其也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落后,医疗护理风险意识,主要是指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所具有的风险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在实际发展中,会受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意识较为底下等因素的影响,缺少对风险的认识,难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规避。骨科老年患者科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导致护理人员编制缺乏问题更为严重。最后,骨科老年患者业务质量低下,骨科老年患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较高,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但是实际发展中,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低下,临床经验不足等。还需要进一步促进护理业务质量。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的管理
   (1)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首先,需要对骨科老年患者科护理进行全过程评估,旨在评估每一项护理风险,以此来针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防范方案,同时提高对关键护理风险的关注与防范力度。其次,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来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此来为骨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奠定人力资源,具体来讲,科室可以定期举办安全讲座、分析案例。此外,科室需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培训班,来学习骨科老年患者科技术及护理方式,同时定期选择部分护理人员到院外参加培训,以此来更新和完善院内的骨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最后,建立安全护理制度、紧急事故处理制度等,同时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例如,确保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护理操作原则等,以此来确保骨科老年患者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加强对护理细节的质量控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大对病例整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的病历及档案能够及时归档、规范管理、及时整理,避免在后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病历遗失等问题。其次,安排资历较深的骨科老年患者护理人员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以此来了解现阶段骨科老年患者科护理质量,同时了解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对骨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对护理方式进行完善。根据马勇波的研究文献来看,在将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安全设计策略进行应用时,促进使用和强制功能,制动相关预警方案,提高护理质量,从各方面常见风险入手,进行预防,强化护理干预质量,可将患者的护理发生率进行降低。
   1.3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摔倒和褥疮,试验组的发生率为34.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0.00%,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效果更好。

3讨论
   临床发展中,护理风险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临床对其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我国现发展中针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开展,大多凭借工作经验进行实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可将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应用,从临床的实际工作情况入手,结合相关科研经验,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促进风险管理从研究入手,对开展试验研究,促进相对完善的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促进护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骨科老年患者中将风险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明确,从而给出针对性措施,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琼,田玉凤,姜先进. 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在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05):577-578.
   [2]张智英,张宝珠.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防范[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3):21-23.
   [3]王红梅,张英平. 国内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护理,2013,5(05):453-456.
   [4]吴敏.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09,7(33):3097-30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