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疾病及其护理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万程鹏
[导读] 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疾病及其护理


万程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急诊科;浙江 杭州310006)

摘要: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报告,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在有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众多议题中,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护理和相关疾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老年人  口腔   疾病  护理

1老年人的常见口腔疾病

1.1龋病
  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中,龋病位居前列,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排在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列为全世界第三位。《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65-7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98.0%,恒牙龋均13.33,恒牙根面龋的患病率为61.9%。此外,由于磨耗及邻接关系的破坏,牙龈乳头萎缩,长时间的食物嵌塞导致邻面龋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1.2牙周病
  65-74岁年龄组中,牙龈出血的检出率为82.6%,牙石的检出率为90.3%,深牙周袋(大于或等于6mm)的检出率为14.7%,附着丧失(大于或等于4mm)的检出率为74.2%。老年人的牙周炎的表现形式多为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牙龈出血、广泛牙结石等情况。在全身免疫力降低时,引起剧烈疼痛和牙周脓肿。如果牙周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牙齿丧失,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牙周炎与全身疾病息息相关,其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牙周疾病也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而在控制其他相关因素的情况下,Ⅱ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牙菌斑的部分细菌还可以导致老年体弱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近期有学者首次发现了牙周病的重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会导致脑外炎症组织产生的脑老年斑成分——淀粉样蛋白β(Aβ)进入脑内并蓄积。阿尔兹海默病占老年性认知症的70%,超80%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脑血管周围有Aβ积累。此研究揭示了牙周病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机制。
1.3口腔粘膜病
  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厚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弹性降低、唾液分泌减少、组织通透性增加、免疫及反应能力下降、再生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也随之下降。国外的研究显示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变常见的发病部位依次为硬腭、牙龈、唇、舌的表面(舌背面)、颊黏膜、口腔前庭和唇黏膜。老年人97%的软组织疾病发生在这7个部位。高龄、吸烟以及使用可摘局部义齿的老年人比其他老年人罹患口腔疾病的风险更高。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黏膜白斑、灼口综合征是老年人的主要粘膜病[1]。由于老年人口腔内的残根残冠、尖锐的牙尖往往不引起重视,未及时治疗对黏膜造成长期慢性刺激,设计或制作不当的义齿修复体也是引起黏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经久不愈的溃疡、口腔黏膜白斑有诱发癌变的可能,应引起足够的警惕。
1.4楔状缺损
  楔状缺损是指牙颈部釉质及牙骨质交界处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没有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而使用拉锯样的横刷法,从而形成凹陷性缺损。


此外,胃酸反流,牙颈部的食物被细菌分解产酸也可引起牙颈部硬组织脱钙,加之本身的牙颈部釉质厚度不足,在机械外力(活动义齿卡环弯制过低过紧)的作用下加速了楔状缺损。

2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维护
2.1龋病的预防  牙刷+牙线进行组合使用,有效清除牙齿上的菌斑。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清除牙面所堆积的大部分细菌,而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可清除牙齿邻面、牙齿之间的细菌和食物残渣。老年人要掌握牙线使用方法有一些困难,操作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大,避免损伤牙周组织;如果用手执线不便,可使用区分前后牙的牙线棒,需注意牙线棒应该每天更换。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水可以降低龋齿的发病率,目前也可以选择带有促进牙釉质再矿化的生物活性成分牙膏。漱口水的选择上应注意避免使用高浓度的药物漱口水,例如氯己定。氯己定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对链球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均有抗菌作用。高浓度氯己定有即刻杀菌作用;低浓度氯己定有抑菌作用。然而许多研究结果显示氯己定漱口液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并产生味觉改变。此外,由口腔医生对牙齿根面涂抹氟化物,可减少根面龋的发生。一部分老年人喜爱甜食,但应特别注意控制糖的摄入。蔗糖是致龋性最强的糖,应减少蔗糖的摄入量和食用频率,使用糖代用品,例如木糖醇、山梨醇等,可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进食含糖食物后应立即漱口。
2.2牙周病的预防  定期口腔洁治。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一部分老年人对牙周病的治疗存在误区,定期洁牙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最基本、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步骤。牙周病开始治疗前应排查是否患有血液相关性疾病,口腔局部软组织、硬组织炎症急性期的患者和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器件的患者不宜洗牙。需要注意的是,预防牙周病的一个传统观点认为叩齿可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并促进牙龈及颜面的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然而对于存在树脂类充填修复(特别是邻面缺损)的牙齿应十分谨慎,目前的实验数据显示,常规树脂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为25MPa-45MPa,而叩齿产生的咬合力均值高达25kg[2],如果完全作用于0.1cm2的树脂修复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即达到粘结破坏的临界值。长期以往,可能导致树脂修复体粘结面的严重破坏甚至脱落。
2.3口腔粘膜病的预防  发现并破除不良习惯,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烟酒嗜好,一旦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饮食选择上应避免食用过于坚硬、过冷过热的食物。老年人味觉退化,但饮食仍应避免重油重盐。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影响因素较多,经常食用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菠菜等,摄取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可以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等。番茄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对于口腔干燥,食欲不振、胃热口苦、牙龈出血、口疮有一定疗效。适当增加奶类、粗粮、鱼虾类、豆制品摄入量,必要时补充钙制剂、维生素B制剂,保证饮水量,维护口腔黏膜健康。
3、结语
  老年人的口腔组织器官的退行性改变和微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该保持积极乐观态度,注重日常口腔维护,及时治疗相关疾病,有助于极大改善老年生活质量。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倡导,实现世界卫组织提出的“8020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洪臣. 危害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黏膜病[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 000(006):365-368.
[2]李鸿波, 姚月玲. 叩齿、紧咬运动中正常牙动态(牙合)力变化特点的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