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9期   作者:邱兴芬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科目的教学标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邱兴芬
        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中心小学顶星完小  405467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科目的教学标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低年级是小学生处于起步阶段,更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仅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数学    教学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同时具有知识性强、逻辑性强的特征,对于刚如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从学前教育获取知识(在开放性、活动性极强的游戏中获取的知识)过渡到比较抽象、枯燥、机械、乏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来,是一个大跨步,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征以及上课实践中的一些经历,浅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数学的枯燥无味要让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爱上数学并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低年级学生不但自我控制能力很差,而且注意力也不集中。尽管如此也并不可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利用适当的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就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从而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浓郁的学习兴趣。在几届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主要尝试着用这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游戏融入。在数学活动中,有趣的小游戏很容易激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无暇走神、自娱自乐。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位置》中的上、下、前、后、左、右时,将拍手歌的游戏调动学习的兴趣,歌词“上怕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这样一边唱一边拍手,让孩子在游戏中领会这几个方位的意义。当孩子们都掌握了,还可以加深难度,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发口令,另一个同学做相反动作,这样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童话故事走进。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快乐的童年,隐藏着很多的童话故事,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更喜欢数学教学活得像童话故事那般神奇有趣,在有的教学中我适当地将“主题图”绎成以童话故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也用于生活。现在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特别是教材那一幅幅丰富的生活情景“主题图”,“主题图”的静态美局限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充分研究“主题图”,创造性的使用“主题图”,结合本班孩子们所处的生活情景学会取舍得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学生参与其中,让“主题图”动起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孩子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会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实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孩子们更多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种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氛围,真正将数学教学和娱乐统一起来,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火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学得快乐、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重视口算、笔算,加强估算,还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当然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对计算的认识。在计算时很多学生过于自信,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计算比较简单也不够重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重视,每次测试后我都会让孩子们看一看自己的计算题:有没有扣分?扣了几分?这些计算题是不是真的不会呢?如果这些计算题不扣分自己又可以多得几分?经过孩子们自己的计算,他们发现计算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慢慢的孩子们提高了对计算题的重视,计算越来越准确。
         (二)加强口算。计算是基础,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把口算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学会口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口算技巧,在领会中自觉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教学时,提醒学生计算式切记粗心大意、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同时注重错题的搜集并整理:分析错因、改正、总结经验。
三、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培养的习惯很多,如:课前准备、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大胆开口、书写认真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往往容易让大家忽视的一种习惯------认真读题习惯的养成。刚入学的一年级,识字量很少,由老师或家长为其读题,让孩子们在读题上养成了依赖思想。因此,当孩子们的拼音学习完成后就要着手培养孩子的读题能力,多给孩子读题的机会,教给孩子们正确读题的方法,同时鼓励孩子在读题中认真思考并理解题意。另外,和家长交流配合老师监督孩子在家认真读题,认真完成相应的作业。在家校的长期坚持配合下,孩子们的读题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孩子们的审题能力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理利用学具
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学具不够时,我们老师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学具。记得在教学认知钟表(一)----整时,这一课前,由于没有足够的学具,我当时就教孩子们回家在父母的协助下做学具----钟面,孩子们积极性极高。第二天上课时我看见孩子们的桌子上摆着大大小小的钟面,个个微笑着看看我又盯盯桌上的钟面,渴望着马上开课,整堂课中孩子们激情满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利于学具对钟面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多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从实践中主要关注的几点,除此之外我针对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普遍好动、好奇心强等特征,还在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氛围、对教材的钻研以及课外辅导等方面进行摸索,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