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李小红
[导读] 生命安全教育是学生必须要接受的教育内容之一

          李小红
          湖北省利川市南坪初级中学
          摘要:生命安全教育是学生必须要接受的教育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进行系统的教育,从而让学生重视生命、珍视生命,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如何维护他人的生命安全。初中学生已经度过了小学无忧无虑的时期,开始担负着责任和使命,心态也走向成熟,在为人处世之道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初中学生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上难免会产生偏激的意识,容易叛逆,极其容易“走弯路”。因此,初中学生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尤其是在生命安全教育这一方面。
          关键词:初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中学,迎来了崭新的环境,等待他们的是陌生的校园、教室、教师、学生,这对年纪较小的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考验,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给与学生更多的呵护与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爱,从而受到感化。除此之外,初中学生对“生命”这个概念的认识可能不够完善,他们心中还无法确立起一个关乎“生命”的框架,对“生命安全教育”这个话题更是感到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维护学生的权益,保障学生的利益,为学生上好一堂精彩的“生命安全教育”课。
          一、多媒体课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迎来了全新的格局,“互联网+教学”已经步入了大中小学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是一次革新。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堂已经建立在了多数的中小学课堂当中,使得教师与学生面对的不只是“冷冰冰”的黑板,还有包罗万象的“互联网资源”。因此,在“生命安全教育”这种常规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进度并不紧张,也没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标准,教师依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堂进行教学,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习得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实例来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上搜集资料,整合教学要求来给学生备课。教师可以将事例的视频、图片资源提前下载好,然后在上课时播放给学生。比起“平铺直述”,通过典型的事例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有利于学生打起精神来,认真听讲,从手汲取知识。这样一来,通过打造多媒体课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家庭和学校是伴随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家长与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两个重要角色,无论是哪种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共同配合,生命安全教育也不例外。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常识也是现代家长应该具备的能力,这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使得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因此,教师要搭建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坚固桥梁,与家长配合默契,让家长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这个任务面前,家长与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担负着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
          例如,教师可以抓住家长会的契机,传递给家长一些关乎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让家长平时对学生“旁敲侧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习得真理,与此同时,鼓励家长之间踊跃讨论,探究教育心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借助微信、QQ进行不时的联系,分享给家长一些教育心得与经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务必要让学生珍惜生命。这样一来,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因学生变得更加亲近了,有利于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
          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初中学生应该利用好节假日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拓宽自身的学习视野,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值得注意的是,生命安全教育课堂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师要有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敢于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课堂形式上大胆创新。初中生的独立能力已经有所具备,教师要趁机多加培养,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普及“生命安全”的相关知识。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群众对于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应急技巧”的掌握情况,提高人们在紧急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另外,学生可以对“毒品”的危害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此的重视程度,警示人们珍视生命,远离毒品。在实践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此写出实践报告,对“生命安全”这个主题进行回扣。这样一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从侧面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
          结语: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这一主题,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懈怠。首先,教师可以打造多媒体课堂,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搭建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坚固桥梁,从而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最后,教师可以组织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
          参考文献:
          [1]魏亚利, 刘海涛, 张惠童. 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探究[J]. 电子乐园, 2018(10):0347-0348.
          [2]郑斌庆. 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问题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 008(027):252,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