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波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学 甘肃省 白银市730913
摘要:很多生命现象的认识,生物规律的理解,都离不开生物实验的辅助与驱动。可以说,离开实验的生物教学,势必会丧失其生命力、有效性、发展性,这使得生物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但是,由于生物实验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十分宽泛,且由于不同学生的实验能力,实践目标,探索定位不同,以致高中生物实验在设计、组织、开展、指导中依然存在诸多困难,面临较大问题。对此,教师既要正视,又要变革。并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性,结合生物实验指导倾向,就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灵活优化,并付诸诸多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对策指导,以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充分实践、有效探究中更好学习生物知识,更好开展实验探究,更好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实验;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生物实验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实验教学,高中生物的作用、价值、意义方可获得深度体现。因此,为了切实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发展,充分增强生物实验教学实效,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指导中,应该以现阶段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抓手,深入探究,科学研判,寻求改变,进而在解决一个个实验问题,突破一个个实验难点,化解一个个实验弊病中推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更好开展,促使学生素养逐步增强,为确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能提升而提供保证,奠基铺路。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效能,落实质量已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重视与高度关注。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使得部分师生对生物实验依然存在认识不足,参与不深,落实不力,指导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也直接制约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必须引起所有师生的思想重视与认识关注。
1.师生认识不够充分到位
近年来,生物实验在高中生物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但是,很多教师、学生对此并未引起重视,而且在实验开展、指导、引领上,依然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演示实验居多,学生缺乏观察、实践、探索的机会。由于很多生物实验的进行,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这使得很多教师对于诸多本该由学生亲自实践的实验,依然采用课内演示,视频呈现等方式替代,学生生物实验的机会被无形剥夺。二是实验指导不足,学生投身实验探索的兴趣低下、热情不高、夙愿不强。很多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等,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弊病等很少去研究、分析,以致实验教学效率不高。
2.实验措施不够科学有效
由于高中生物实验的范畴比较宽泛,且可以衍射至现实生活、具体生物等层面。使得很多教师在落实实验措施时,往往都是“照本宣科”,缺乏对于实验措施的创新,实验手段的优化,实验路径的拓展。以致实验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措施单调无趣,学生的实验兴趣也是慢慢降低,无法提升。而且,有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大都习惯了以“讲授”代替“实践”,以“理论”代替“操作”,导致很多生物实验的指导与落实丧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发展性。
二、解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指导上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寻求改进方式,深度探究变革对策。
在充分关注学生需要,切实遵从学生个性,科学落实实验指导中实现突破,为确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科学开展,有效落实而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更多帮助。
1.关注学生实验过程,加强对操作问题的指正
进入高中之前,由于很多学生对生物实验接触较少,其在操作习惯、器材使用、实验素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较大问题和不足。因此,在实验起步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实验基础的夯实与强化,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指导、即时强化,为确保实验过程更加扎实、实验效果更加显著而提供保证。一要加强对实验常识的指导,包括对不同实验器材的操作步骤,基本实验设备的应用方式,基本实验习惯、意识的培养等。二要加强对过程的监管。包括对不良习惯的纠正,不当思维方式的转变等。使学生在不断夯实实验基础上获得蜕变与提升。
2.适时拓宽实验路径,加强对实验方式的优化
诸如生物的生长过程,生命现象的变化等很多生物实验,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方可精准观察、了解其变化过程。对此,教师应该切实转变实验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设计实验,开展探索,以避免由于课内时间不足而对于学生实验观察、探究产生制约与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就一些特殊实验采用现代化多媒体开展演示,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实验的现象及关键,把握实验要点。例如,在进行“洋葱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实验素材“洋葱”替换为“胡萝卜”让学生在观察不同实验结果变化,剖析实验变化原因的过程中,再次融入其他生活实物,继续探索。通过实验路径的拓展,实验方式的优化,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认识自会更加充分,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3.发挥实验教学价值,加强对学生素养的培育
高中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更是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意识、探究精神持续培育的过程。因此,在不同实验探索中,教师除了强调基本实验流程,落实实验观察、探索之外,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思维、意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生物实验的驱使下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自行制定实验方案,灵活选用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实验观察中精准记录实验过程中对应的养分、空间、温度以及有毒物质排泄等数据,在对比、分析、探究、研讨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三、结论
总之,针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所存在问题,面临的挑战,遇到的困难,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积极探究,寻求变革。在确保很多关键性、重点性问题得以有效化解的基础上,科学调控教法,适时优化学法,为确保高中生物教学更好开展而铺设道路。同时,教师在践行具体实验直达措施时,也应该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具体情况,落实具体指导,让学生在思想、心理、意识上切实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并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迫切的夙愿更好参与生物实验,更好学习生物知识,更好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陈静.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9(07):65-66.
[2]宋文豪.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23):177.
[3]杜志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8(32):194.
[4]王长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存问题与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