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华 麦叶勇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黄编小学
摘要:随着2019年新冠病毒引发的延迟入学,倒逼教育系统开启了线上教学教育模式。疫情之下, "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无疑是对每所学校在教书育人工作上又一新挑战。本文尝试对“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外因与内因、互联网+五育融合的情况,进行分析,陈述出基于“停课不停学”大环境下,学校如何开展和落实“互联网+五育融合”。文章以自身学校的实际做法为例,畅谈“五育融合”在村小中的做法;最终归结出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及学校管理层面在“停课不停学”下应该如何实践“五育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停课不停学 五育并举
正文:
一、“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外因与内因
随着社会发展对公平的要求日益增强,如何实现每个孩子都能“同在蓝天下,共享好教育”,让教育真正成为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稳定器,是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时代命题。而互联网技术具有以较小的成本,跨越时空的限制,快速扩散、传播信息的优势,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不受地域所限,因而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一个外因性的发展空间。
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教育自身的变革需求促使“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而“互联网+教育”核心在于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推进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这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内因性的发展空间,让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使得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新型教育模式蓬勃发展,为教育内在形态的变化提供了新生动力。
二、“停课不停学”下“互联网+教育”再次燃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降,打乱了学校原本的教学计划。面对空旷的校园、寂静的教室,如何突破困境,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认真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让“五育”并举,使“五育”融合?无疑“互联网+五育”即网络五育,便是这个特殊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五育并举的有力推手和特别方式。
只有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即“互联网+”,突破学校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对五育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对教学方式进行重构,对线上的交流互动和评价方式进行再创新,把疫情对五育的挑战转变为教学创新的契机,进而突破时空界限,从而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三、“停课不停学”下“互联网+五育融合”价值提升
作为村小教育教学负责主导人,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与行政班子共同思考并明确当前线上教学“五育并举”中我们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把握好教育内容和教育时长,才可以布置及指导其他老师开展“五育并举的线上教学”。
在这里,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科和科学科,为了让孩子在疫情期间培养科学和劳动素养,开展了不少的线上活动,如:“黄编小学防疫劳动家务小能手”征集活动,全体学生及家长通过二维码扫描开展活动,我们采用“线上学习+理解”、“线下实践+体会”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最终让学生在自我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有所提高。
.png)
又如:我们开展首个线上“科技、劳动‘家’年华”活动,倡导全体学生在家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与家人阅读“一”本科技书、尝试“一”次科技小实验、完成“一”件科学小制作、懂得“一”个生活小妙招、掌握“一”门劳动小技能。
.png)
通过班群、公众号、线上晨会广泛宣传,孩子们在家积极响应并实践起来,经过大半个月的开展,孩子们自觉地把自己“五个一的活动”成果通过企业微信中的班级圈和校园圈分享,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科技科学常识和劳动实践能力大大提升。通过活动,我们把学校的科技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孩子们逐步奠定科技、劳动素质,并使他们的个性、才能获得充分发展。
思政教育有铸魂育人功能,疫情背景下的思政教学与学校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最大的挑战是师生时空分离,以网络交流为主,这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交流障碍,难以保障教学效果。
.png)
但我们的德育组在思政教育上,坚持每周一开展“云”升旗礼,组织孩子在线观看升旗仪式,同时在观看抗疫英雄故事等内容时,用任务清单的形式引导孩子书写自己的感想体会,落实了每周一节的班会课。
另外,虽然未开学,但少先队教育不能停,为了让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入队前认识少先队,我们在一年级特别设置了一节“队前教育”线上学习课,让小同学感受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光荣感与使命感。精心设计线上班会教学课程,空中“云”队课,把疫情防控的鲜活素材融入教学,突出爱国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教育,让思政教育做到了信息教学化。
在线上教育初期、中期、中后期,我们分别召开了“停课不停学第一课(家长会)”、“困难不挡前行黄编人——线上教育”家长会,“同战‘疫’共成长——线上学习表彰会”等,邀请全校家长与孩子通过企业微信班级群观看直播,让家长们了解学校教师们在这线上教育期间的尽心尽力,表扬在各个线上教育阶段家长的积极配合,孩子们的自觉好学;同时就广大家长们的共同烦恼和疑惑进行了解答及支招,为学校下一阶段的线上教育能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png)
在这次“停课不停学”中“互联网+五育融合”在不断增值,简单可以总结为通过更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借助教育教学的大数据分析,推动了精准反馈、精准评价及精准施教。
结语:
在“停课不停学”下,“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挑战”。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人机交互式学习,也是“五育融合式”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的“五育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各科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的“五育”教学方式。在学校管理层上,我们需要具备的是“五育融合”的管理新基本功。
所有这些都构成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它带来的是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希望、新道路和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9.07
2、《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 教育部,2020.01
3、 《“停课不停学”背景下 铸魂育人工作探析》 徐建平、徐慧圭, 《教育评论》 2020.04
4、《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金小方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13 (03):114-116
5、《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农村小学德育模式》 潘美好 《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