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靳红会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河南明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为解决现存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调度不及时等问题,我国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做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的产生。但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增加,造成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利工程建设目标背道而驰。本文就对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探究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存在,而水利工程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工程。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可以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但建设质量管理上还存在质量监管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不足、过于追求速度或利益而忽视质量和后期的保养维护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应该通过提高质量监管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放缓追求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和效益,提升质量管理;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期与后期维护保养工作为对策来解决工程管理绩效。
        2 我国当前形势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
        2.1 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建设了很多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从表面上看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似乎趋于完善,但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建设与管理中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是主要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差异巨大,有的地方旱灾严重,连基本的饮水问题都难以得到保障,有的地方却有洪涝灾害。怎样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使我国人民都能得到基本的水源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发展是当前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水利工程就不能只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眼界、与时俱进,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
        2.2 建设完善的监督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消耗量巨大,有时候还牵扯到施工地区的人员安置问题,如三峡工程的建设就造成了不少人举家搬迁,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的结果不尽人意、偷工减料,就会给国家遭受极大的损失,人口的迁移也就失去意义,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也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必须要建立的,只要监管工作做到位、施工人员认真负责,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将会变的更加完善。
        3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3.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缺少交集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项目采用多种技术和管理措施,强化工程安全监管力度,改进工程施工质量。但在水利工程完工验收后,企业为降低工程成本投入,立即从建设模式转换为运行管理模式,且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状态管理,忽视了运营管理。上述情况影响了施工管理的连续性,同时施工人员也无法及时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加大了工程养护的难度,并且也增加了工程维护的成本。再者,受运行管理资料不全面、人为管控责任不到位等负面因素影响,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工程状况,降低了运行管理的质量。由于工程建设施工及后续管理交流和沟通不及时,导致双方并未对水利工程建设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成为建设管理转化为运行管理的主要因素。运行管理与建设管理间缺乏交集,最终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风险。
        3.2 工程规划与建设全过程无法有机结合
        水利工程建设与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规划和建筑施工规划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工程建设阶段,工作规划尤为关键,其对水利工程建设产生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但在很多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的协调配合,运行管理与建设管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该运行方式明显减弱了规划方案的实效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中,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将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融为一体,使工程实际效果与工程设计方案存在着较大偏差,最终无法实现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效能。
        4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
        4.1 提高质量监管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质量监督保障
        任何一个工程的建设都需要有质量监管人员,质量监管人员就是监督、检查工程质量的专门人员,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必须配备合格质量监管人员。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人员主要负责整个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检查和管理,他们的有效监管是建设高质量水利工程的关键。然而,一些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人员并不作为,将水利工程监管工作当做形式,没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进行质量的监察和管理,从而导致了很多“豆腐渣”工程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根本上入手,那就是提高质量监管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促成实践的成功,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成功。所以,为了水利工程监管人员能够将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就必须提高他们的质量监管意识。相关部门可以专门为水利工程监管人员聘请水利工程的专家来为他们讲解质量监管的利害,使他们懂得自己工作在整个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4.2 放缓追求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和效益,将高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点
        众所周知,欲速则不达,很多时候越是追求速度就越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尽管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多水利工程负责人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还是热衷于把修建速度当作炫耀资本,从而忽视了对质量的监管。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任何工程的建设都需要按计划来进行的,工程完工需要多长时间是专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经过严谨计算得来的,并不是随意计划的,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应该在按时完成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速度和效益更加需要质量,如果只追求速度而抛弃质量,那么这样的水利工程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更是会给社会和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为了放缓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从而达到高质量的修建水准,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施工队伍关于高质量建设水利工程的宣传,从而提升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对质量的重视。施工单位应该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将夯实基础、精益求精作为工作的重点。
        4.3 强化工程建设与运维管理相结合
        工程建设阶段是水利工程建设中耗时最长的阶段,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影响了最后的工程结果。建设过程要有明确的计划,计划要科学合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计划,让计划保持可行性。施工过程要严谨、谨慎,每一步都做对做好,根据目标计划使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避免因施工问题而造成的返工。运维人员在建设后期,及早进入建设现场,深入了解项目试运行的具体程序、方法、要求、试验数据等技术资料,这些数据都是宝贵的资源,不仅可以合理监控项目质量、进度,还能为以后项目的运性维护提供技术支撑,为项目后续运行管理、后评价积累宝贵经验。
        5 结语
        水资源的分布和多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存在是有客观规律的,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规律。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发现规律和利用规律来将水资源为自己使用,从而改变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当水资源能够被人类所利用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人们可以不用再为人畜饮水而奔波,再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从而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生活质量。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关系到人们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所以,必须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晓波.简析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门窗,2019(23):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