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赵粉菊
[导读] 探究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科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
        赵粉菊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甘肃兰州 730102)
        摘要:探究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科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本文在阐述探究学习理念的同时针对当前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探究学习; 课堂 ; 教学
        “探究”就其本义,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求本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参与发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探究讨论。[1]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探究学习在发挥其巨大作用的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探究失效,甚至变味,违背了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使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本文在综述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发现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这三方面着重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
        探究学习在具体形式和称谓上不甚一致,但它们却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与传统教学观有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彼此鲜明的对照。主要包涵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探究学习的指向性
        探究学习具有清晰的探究目标和明确的活动指向。其教学目的在于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探究学习一开始就关注预期的教学结果,考虑是否与既定的教学目标相符合。
        (二)探究学习的问题性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出发点。好的问题是探究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学前,需要对探究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对探究的问题进行设计。在教学中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教学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探究学习的自主性
        探究学习的出发点是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探究,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参与。
        (四)探究学习的合作性
        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合作系统。其中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间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彼此交往合作。外显形式是对话、交往、讨论、争辩。内隐形式是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汇、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展现和认知的发展。
        二、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大的范畴,目前,在课堂中探究学习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是没有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探究失效。
        (一)教育探究形式化
        首先表现在两种不同课堂的教学差异上。目前有两种课堂教学。一种是平时上的课,另一种是公开课。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探究教学,会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探究方案,并常常把探究活动作为课的两点甚至高潮。但平时上课,老师们很少拿出专门问题去设计探究活动。形式化的第二个表现是有的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时,只追求表面热闹,却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教学的主人。形式化的第三个表现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是过分拘泥于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不做任何增删和调整,好像在套公式[2]。
        (二)失去灵魂的探究
        探究教学的灵魂是学生的自主权。[3]而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探究教学时,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方案执行规划的步骤,生成教学中想要的结论,主要原因是人们喜欢新理论,但又喜欢保持传统习惯,新理念经常被加到原设的框架中,使之更适合课堂实践。
        (三)对几个度的把握不理想
        1.过程和结果的把握不理想。
         2.设计难度的把握不理想。

                                                       
        3.自主与教师指导程度的把握不理想。
        三、正确领会探究学习理念,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找出一些符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方法,才能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愿,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从“纯粹接受”转向“探究知识”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这就要求教师:
        1.关注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
        2.平等地参与到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去                              
        3.重视评价方式的改进
        (二)构建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不但关注教学方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教学模式的变革,促使教师在备课时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三)要引导学生与他人积极交往,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现代社会,一定的交往能力是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能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合作交往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提高探究意识。[4] 陈鹤琴先生提出“活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做的过程可以获得直接经验,获取新的知识。通过做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与技能连接起来。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针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死抠理论,也不能刚愎自用,更不能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时髦的东西去盲目地效仿,而要把探究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果仅仅追求一种表面的东西,就完全失去了探究学习的意义。总之,探究学习还有许多我们值得去探讨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始终发挥探究学习的优势,尽量避免探究学习中的不利因素,探究学习就一定会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莲花.探究学习及其基本要素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
        [2]马勇军.洛红山.对探究教学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7,(1).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李云吴.怎样提高课堂有效性[J].教育月刊,20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