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 欢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322000
摘要:教学组织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结合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等方面的特征,为小学生设计出适合的教学环节,进而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强化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组织的概述,探究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新思考,以便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思考;教学素质;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体育教学迎来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融合多种教学手段,为小学体育教学渗透新元素和新内容,展示出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能动性,挖掘小学生的体育潜质,并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加以强化,有效的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增强教学质量。
1.体育教学组织概述
体育教学组织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对课堂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活动等,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调控,有效的安排课程教学的进度,推动体育教学能够有序开展,教学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教师对学生人数、学习过程、教学方式以及时空关系等有机的衔接起来,强化教学节奏,使得体育教学的效率更高。在教学组织中教师首先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有提前的准备,然后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之间互动,及时调整或者优化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还要在体育教学组织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征、天气变化、教材器械、场地应用等有整体的把握,并结合预设的教学组织内容,展开体育教学。
2.小学体育教学组织的新思考
小学生的普遍年龄在六岁到十二岁之间,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活泼好动是其天性,尤其对于游戏以及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更具有参与的兴趣,同样在开展体育教学时,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对小学生进行强制性的限制或者单一化的开展体育训练,那么就会极大的降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从小学生的特征出发组织教学,并且还有在团队整合、精神状态、集体纪律、服饰等方面加以重视和组织,让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更为高效。
其次,在体育教学组织中,教师还应该凸显出小学生的能动作用,并展示出体育教学组织的趣味性,在执行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为小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以及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并在学生主动学习中对其进行启发。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体育游戏调动体育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能够从游戏中获取体育学习的乐趣,并自觉的参与到游戏环节中,展示自己的智慧和特长,并借助比赛项目组织教学,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将游戏、合作以及比赛等渗透到教学组织中,不仅能够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加以强化,同时还可以对其心理以及思想等进行提升,实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体育教学组织中教师还需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仅仅将小学生的跑步或者跳远这些单一的项目作为评价的准则,还应该在组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体育技能的掌握,知识的应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鼓励小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探索体育知识,并熟练体育技能,进而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组织的质量。
3.教学实践分析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组织首先要求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学环节融合新元素与新内容,使用激励教学法、故事导入法、问题引导法、比赛法、游戏法、情境示范法等,使得课堂的氛围更加开放和活跃,让小学体育教学组织能够妙趣横生。比如:教师在篮球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场地,为学生编排出不同的学习环节和项目,并对学生的队形、团队组合进行优化。在课前热身环节,教师可以转变以往比较固定的拉伸活动,将健美操、体操等渗透到教学组织中,并鼓励小学生自主创编课前热身舞蹈或者游戏等,达到肌肉拉伸的作用,为开展篮球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在篮球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集体、小组以及个体的层次性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增强学生在传球、运球以及投球等方面的技能。先从整体出发,为小学生讲解三步跨栏、投球的正确动作和方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在练习中对个体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篮球比赛,将趣味运球、花样传球以及精准投球结合起来,在篮球教学中加入弹跳练习、灵活性练习等内容,在提高学生篮球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多个方面的素质进行培养和锻炼。
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还应该适当的为小学生设置一定的障碍和挑战,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提高传球和投球比赛的难度,并鼓励小学生在相互配合中共同完成比赛任务;同时教师还应该在组织教学中对场地和训练方式的安全性有精确的把握,体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对场地、器材以及教学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前化解,将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长有效控制,尤其在竞技比赛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为小学生提前讲解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增强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性、趣味性与多样性,这样才能够展示出体育教学组织的功能与价值,进而从多个角度和领域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强化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组织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对课堂秩序、教学活动、教学时长、场地安排以及器材的使用等方面有全面的把控,确保小学体育教学能够高效开展。首先,教师应该采用体育小游戏、多媒体等为小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然后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进而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其次,教师还需要优化教学设计,并对教学风险提前进行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此外,教师还要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综合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卢忠诚.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J].科普童话,2019(32):98.
[2]李小艳.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J].青少年体育,2017(11):80-81.
[3]丁铮锴,许水生.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创新[J].中外企业家,2020(17):195-196.
[4]李雪敏,许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中风险的识别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0,42(01):112-1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