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洁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阐述了音乐鉴赏课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说明了音乐教学的创新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关键词:音乐鉴赏;创新教学;教学建议
一、引言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良好的音乐鉴赏课能够帮助学生释放紧张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音乐鉴赏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首先,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有助于缓解学生因高考带来的巨大的学习压力。高中生的学业繁重,身体和精神上都经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内,不仅要为高中生开设语数外等主要课程,还要适当开设其他“副科”,比如音乐鉴赏课,这不仅能缓解学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而且还有助于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态度。在传统教学观下,高中阶段的老师和学生都特别重视语数外等主要课程,而忽视音体美等副科。
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各种题材的音乐能够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与此同时,有质量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还能够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音乐鉴赏课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也有助于改变教师和学生对音乐课等副科的认识。
三、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
在长期的实践考察基础上,笔者发现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一些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十分枯燥,教学的流程也比较单一。教师介绍给学生鉴赏作品的背景然后再将曲目分解成为多个部分,通过逐一的讲解之后,让学生领略曲子的内涵和情感,最后师生共同去聆听曲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给学生设置问题,问题也归为歌曲表达的感情是什么,一般情感在教师介绍曲子的过程中就已经给学生讲述了,因此也是多余的。此种教学方法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也在课堂教学中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一堂课的学习上毫无新意和热情可言,因此逐渐的失去对音乐鉴赏课程的热爱。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严重不足,因此根本无法体现出对鉴赏课的兴趣,并且也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很多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未注意到气氛的调动和活跃,因此只能被动的去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是分开的两个整体,未能够进行融合,音乐教师在其中缺乏创新意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不足。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自然对课堂相关知识的理解有限,也不能去思考和创新,因此严重的抑制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还需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的学习乐趣得到提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四、高中音乐鉴赏课创新教学模式
(一)音乐鉴赏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这一原则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通用的,音乐鉴赏课也不例外。在音乐鉴赏课上,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的艺术美、情感美,最主要的是要放手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不带束缚、自由地感受音乐,享受音乐,教师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和感悟作品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吸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教学效果。故此,高中音乐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重点选择一些时代性强、社会性强烈与内涵较为丰富新颖的乐曲作品。
例如,教师在上“音乐与人生”这一节课时,可以将李宗盛的歌曲《凡人歌》引入课堂之中,学生在听到这一熟悉的歌曲时,往往会不自觉地跟唱起来。这首歌曲是李宗盛对人生最生动也是最大气的描述,“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拥有春天?”不必抱怨,认真面对每一天,以坦然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教师就可以将音乐与人生的感悟融入其中,让学生根据这首歌展开主题讨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将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人生哲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开展音乐鉴赏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之中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优化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创新。因此,在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融合信息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如在河北梆子《大登殿》欣赏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及视频功能,弥补学生对戏曲了解甚少的缺憾,直观形象地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融人到《大登殿》欣赏过程中,又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与音乐的学习兴趣。
(四)听、唱、演、论四环节有机结合
音乐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能力水平,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充分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美的载体作用。因此,音乐鉴赏教学也离不开“听—唱—演—论”四个环节。通过聆听,让学生在音乐的领域里不断地体验,鉴赏音乐的美感,感受每一个音符的跳动都是一曲优美的旋侓。在美的浸润下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歌唱是学生对作品进一步的认知、感受和体验。
通过歌唱不但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歌唱美好的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循环,呼吸,神经等生理系统的机能,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作品通过聆听、演唱还不能足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它的音乐魅力。如果让学生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去表演,他们不但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更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论即讨论,各组各抒己见,从对作品的鉴赏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了解到了什么?通过讨论和交流,可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并且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总结语
总之,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音乐鉴赏课,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贾芸.新课改下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1)
[2]曾鑫惠.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探究[J].神州,2019,(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