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进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刘香君
[导读]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赛项成功举办三届,且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刘香君
        黄石艺术学校 湖北 黄石
        摘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赛项成功举办三届,且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应当采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和变革创新教学方式等途径,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百姓的业余生活也逐渐丰富,茶余饭后开始关注各类艺术文化。在艺术市场全面拓展的形势下,我国舞蹈人才的培育也逐渐有了热门专业课程,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许多中职院校增设了舞蹈专业,使中职学生有了更多就业机会,不断优化改革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案。舞蹈艺术表演除了迎合大众需求之外,更是对民族艺术文化的一种传承,当前中职院校在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舞蹈艺术表演,给舞蹈注入时代的灵魂,不断传承发扬舞蹈的艺术价值。
一、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第一,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一些学校没有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来制定合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利于在校学生正确认识舞蹈表演专业及其价值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步入更高层次的中职教育。第二,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课程结构体系对老师、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部分学校在设置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内容时,脱离了实际的市场人才需求,这样的课程内容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不是对学生实践操作的锻炼,使得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难以尽快适应社会。第三,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让中职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学到知识,缺乏学习兴趣也将使得学生无法尽快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一来不利于中职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影响其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文化艺术生活逐渐丰富,对一些艺术表演也更加关注。舞蹈表演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艺术形式,考古出土的各类壁画都记载着古代舞蹈的超高艺术水准,当代中职的舞蹈表演专业的开设不仅是为了迎合现代化大众需求,更是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一种传承,让中国舞蹈艺术在世界艺术文化中得以流传发扬。对此,中职舞蹈专业还需不断探索创新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融合时代潮流特色,使舞蹈艺术成为时代精髓的见证,为群众带来更高的艺术文化熏陶
三、中职学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拓展舞蹈创新思维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特色,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互联网的辅助。每个地方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中职院校进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联网功能,收集更多舞蹈表演的专业知识进行观摩分析,让现有的舞蹈技能得到拓展创新。

世界发展更新换代快,如果舞蹈思维一直保持不变,观众对舞蹈表演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舞蹈艺术就是要带给观众新鲜的生命力,打破课堂训练的局限性,让学生的舞蹈技能在互联网百花齐放的舞蹈大平台中得到全面提升,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为学生打开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学校要培训什么样的人,这样才能更有效、更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扩大中职学校影响力的同时增强其吸引力,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中职学校舞蹈表演专业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换言之就是坚持“德艺双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获得综合发展。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以文化理论与专业技能为重点,辅以专业修选课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其夯实基础。为了让职业教育改革成果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也为了彰显在校师生的风采,老师需要将职业技能大赛渗透到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根据大赛在专业理论测试和技能实际操作两方面提出的需求明确具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赛促训,赛训结合。
        (三)改进教学机制
        完善新世纪知识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机制,就要重视舞蹈教学机制的改进。一方面要改进过去注重舞蹈技术训练和整齐统一的舞蹈风格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之下,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必修与选修、分科与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立体、多元、综合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下决心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舞蹈教学为主,轻思考、不重视智力开发的情况。在舞蹈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手把手教,以教师能力代表或取代学生的能力,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是教师的“复制品”或“克隆体”,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自由思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和技能。
        (四)培养创新能力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知识型舞蹈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创新是舞蹈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新时代的舞蹈教学应舍弃过去封闭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旧的模式下培养出的舞蹈风格千篇一律,缺乏灵动、新颖的艺术风格。因此,舞蹈教师在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知识型舞蹈人才,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超越简单的模仿,鼓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再创作。同时,利用文学、音乐、构图、美术等其他艺术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舞蹈创作,通过引入这些辅助教学的手段,使枯燥的教学活动生动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从而激发学生舞蹈创作的灵感,进而推动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些中职学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不可小觑的问题,学校与老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实情来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构建更加客观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培养目标,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并变革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中职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婧菡.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范波澜,孙莹.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9(04):239-240.
[3]秦贺.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民间舞课程教学思路探析[J].艺术教育,2019(01):10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