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婧
(四川自贡高级技工学校,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需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游戏与体育项目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特别是在篮球项目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通过游戏与篮球教学的结合,设置个性化的运动情境,帮助学生在愉悦性的氛围中掌握篮球技巧,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篮球教学;教学质量
前言:
体育游戏模式具有娱乐性、普遍性、竞争性以及目标性等特点,科学有效地按照相关要求将体育游戏与篮球训练教育结合起来,能够给学生带来趣味性的锻炼,从而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运动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强篮球授课中结合相关游戏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其作用体现在篮球项目中,便更好地达成教学要求,锻炼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1.1篮球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模式的意义
1.1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篮球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主要借助各类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篮球训练过程中进行思维锻炼,提高技巧技能,从而明白如何快速、高效的完成训练动作。众所周知,篮球项目的运动带有很强的竞争机制,游戏的加入更加提高了其竞争性,游戏与篮球运动相结结合可诱导学生在良性竞争中开展练习,促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开发。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在不断竞争中取得胜利。通过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刺激学生进行全面的思维训练,从而促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
1.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体育篮球课程开展中,以教师制定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目标为主。但是,长期应用这一模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受到乏味,进而降低了学生对于篮球项目的探究欲望和锻炼兴趣。因此,融合篮球教学与游戏化模式,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到游戏过程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篮球运动项目学习过程中,从而锻炼身体机能,提高个人身体素质。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
部分学生对篮球训练不感兴趣,特别是女生,导致她们排斥篮球课程。因此,合理利用游戏模式,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各类篮球训练游戏活动中来,在高强度的竞争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训练积极性。另外,该教学手段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在针对性的篮球训练中促使自身的协调能力、肌肉能力得到提升。
2.体育游戏模式下的篮球教学实践策略
2.1课前准备环节
课前准备环节的有效开展,能够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帮助学生在合理的“预热”环节充分调动各肌肉、骨骼、肺等器官处于较好的活动状态,能避免由于课中训练强度过大而造成的肌肉拉伤、呼吸紧促等现象。首先教师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定必要的热身活动,采用慢跑操场一周、简单体操训练的形式进行,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篮球训练计划中进行热身。其次,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趣味性较高的游戏模式,根据学生的性别及身体素质进行分组训练,比如小组接抛球、小组传球投篮等。
教师布置好目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挑战投篮任务,每个小组队员都有三次投篮机会,投中加分,投不中扣分,投篮训练的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不易反感长时间的身体素质训练,在游戏中轻松完成训练量。
2.2课中体验环节
教师需需引导学生积极的在课堂中进行游戏互动,诱导学生自主参与至实际探究过程。由此,教师利用游戏化模式进行教学创新,通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篮球的训练方法及训练技巧,帮助学生升入掌握篮球的训练方法。其次,教师可制定个性化的篮球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稳定性。例如可“运球接力”的游戏模式,要求学生自行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引导第一位学生采用颠球的方式将篮球运送至下一位学生处。通过采用较为个性的游戏模式,有利于提高篮球课程的趣味价值,进而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篮球的训练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调整训练强度,为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有利于促使学生的游戏能力得到培养。最后,教师需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说出自己在训练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注意的、需要改进的,促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交际水平。
2.3体能训练环节
大部分体育体能训练的训练强度较大,若持续高强度的进行体能训练,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甚至还会对伤害学生的身体机能。篮球游戏化可分解体能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保持学习信心,消除篮球学习枯燥感。因此,教师需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添加游戏模式,引导学生根据游戏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篮球训练。例如体能训练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讲述篮球运动的训练技巧和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知篮球训练内容。其次,教师需要设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利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接力训练。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的运用教学评价,设置一定的奖励制度,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篮球运动分解的各个技术要领。总之,教师需利用竞技的模式带领学生进行蓝驱训练,重视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培养,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同时,实际训练中切记不可制定过强的体能训练计划,可防止学生肌肉受到损伤。
2.4技能训练环节
篮球对于运动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因为篮球运动一般比赛时间长,间歇次数多,对于学生思维灵活性要求比较严格,要想拥有良好的篮球运动技能,学生必须进过长期的训练以及加强自身心理建设,才能在篮球项目中展现最佳的运动竞技状态。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在提高篮球技的训练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如果引入游戏模式,将学生的技能训练游戏化,就可以丰富篮球教学内容,将枯燥复杂的技术练习转变为轻松愉快的游戏体验,在技能训练中,游戏融合的方法很多,比如在传球技能教学中,可以用到学生通过“传球找人”的游戏活动进行训练,这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传球技能。也可以开展“传球计数”的游戏活动,以规定距离开始投篮,进球则向目的地迈一步,最先到达目的地者胜。总之,方法使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和训练内容合理对体育游戏的运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理的在篮球授课中结合游戏模式进行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运动意识。同时,学生在游戏化的篮球训练中提升了学生的运动体验,增强了学生的体能和篮球运动技巧,促进学生综合试题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荣超.浅析篮球游戏在高校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21):180.
[2]周茂义.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年时代,2019(14):227.
[3]杨程.简析体育游戏教学模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2018(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