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芳
南宁市第八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民族体育项目的融合,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民族体育项目的应用研究具有较大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民族体育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再从教学思想、资源投入、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分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体育项目的途径,以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民族体育项目
引言:
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数量较多,所涉及的民族体育项目十分丰富。然而,由于受到教育理念、传统思想、硬件设施的限制等各种影响,当前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民族体育项目未能较好的得到重视与教学。可见,为了更好的为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
一、民族体育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之下,要求初中教师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尤其是在体育方面,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体质健康水平。而由于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单调、固化的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之下的体育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弱,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不重视体育锻炼。为了改变这个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体育学科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要就初中体育教师要重返挖掘民族体育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发挥民族体育项目中趣味性、交互性较强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另外,由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操作方便、项目开展规则简单、趣味性强等特征,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克服学生之间体育水平差异性较大这一因素。在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的选择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选择中也能够很好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在部分地区的体育中考中,民族体育项目被纳入到考核范围当中,具体项目包括武术、踢键子、抛绣球等,所涉及到的项目使用器材较为简便,学生可以自行利用简单器具进行制作如制作颜色、形状、重量各异的毽子或绣球,可见,民族体育项目在体育教育中的融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智力发育,同时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由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较为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有了教育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也符合我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号召。可见,在初中开展民族体育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体育模式的不足和弊端,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传统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体育项目的途径
(一)教学思想方面
为了发挥民族体育项目的优势,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均要转变起教学和学习观念。具体来说,在学校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要适当的增设体育课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第二,学校在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校内的体育设施的建设,为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撑;第三,学校在宣传工作上要加大对体育锻炼和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为校园文化添加体育色彩。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民族体育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体育水平、锻炼意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从根本上克服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的锻炼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教学资源,在推进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改良和创新教学模式,使其教学模式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以此方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在民族体育项目开展中的有效性。体育作为初中生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发挥民族体育项目的优势,为学生的升学争取优势。
(二)资源投入方面
体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和投入,如设施设备资源、师资力量、资金、教学资源等。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初中体育中的民族体育项目,要求相关学校要加大相应资源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更好的进行民族项目锻炼提供保障。具体来说,在资金资源投入方面,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增设体育设备和设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尤其是在与民族体育项目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进上,学校要重点突出民族体育项目的区域性特色,加强民族体育项目的主题资源建设,开发适用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适当的安排体育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课时和课时比重。除此之外,学校在与民族体育项目开展相关的活动场地、器材等也要适当增设并做好管理工作,确保民族体育项目开展的有效性。另外,在体育安全、防范教育工作上牙应当有所关注,确保体育项目开展的安全性。
在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在开发教育资源时,除了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之外,还应当考虑相关民族体育项目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因素,因地制宜完善初中民族体育教育体系,创新和改良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瑶族地区的民族体育项目:陀螺。陀螺能够有效的锻炼到学生的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并且起趣味性、互动性较强,因此学校在开发民族体育项目资源时,可以将其纳入教学资源之一。具体来说,在开展陀螺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与陀螺运转相关的运动规则,如胜负、停转等,再向学生讲解相关活动器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器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民族体育项目。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单人、双人或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型的班级陀螺竞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民族体育锻炼中感受体育的乐趣。可见,加大民族体育项目的资源投入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增强体育教学课堂的民族特色。
(三)教学内容方面
虽然体育教学一般为室外教学,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但是也离不开理论教学的支撑。学生只有在体育技巧、基础知识的理论支撑之下,才能够更好的开展体育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当中要注重适当增加理论性的教学内容,避免学生产生体育学科就是户外活动课程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目的性,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来说,在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与民族体育项目相关的文化渊源和实际意义,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的认知。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如开展小型的民族体育项目班级联谊赛、成立民族体育社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这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比赛中、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取长补短、多多益善,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将民族体育项目运动融入体育教学当中,要求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大对民族体育项目的资源投入、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将民族体育教学更好的渗透到初中体育教育中,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芳.初中体育教学中民族体育项目的应用[J].神州,2017,000(004):123-123.
[2]马玉.关于体育传统武术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民族精神的培养[J].体育风尚,2019(9):171-171.
[3]刘军.浅析民族传统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9,000(006):P.124-124.
[4]董丽.初中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结合[J].神州(上旬刊),2018,000(0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