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园园
[导读] 摘要:如今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观念不断深入,随之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也变成了一个重要工作,林政资产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也存在着潜在联系。
        身份证号码:41022519840913xxxx
        摘要:如今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观念不断深入,随之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也变成了一个重要工作,林政资产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也存在着潜在联系。因此在这里首先介绍了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其生态建设发展不足的原因的基础,从所管理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生态建设的方案,以有利于相关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生态建设;管理;林政资源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所涉及的主要因素非常之多,而这项工作的展开也比较困难,林业生态建设还需要林政资源管理的帮助与支持。如今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变成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研究如何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也变得非常重要。随着现阶段发展,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都需要重新面对新的方向,新的要求,需要将它实施下去,并找到其方法,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林业事业,从而逐步稳定的发展林业经济。
        1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存在的联系
        1.1林木资源管理工作。林木资源管理是基础性的工作。对林业生态建设来说,林木是主体、森林是林业资源。林业生态的建设离不开林木、因而建立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可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应树立林木是主体、是基础的认识,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林木的基础性作用,高度重视林木资源管理工作,促进和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1.2林地是保障性工作。在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林地是保障性工作。林业生态建设离不开林地的发展,只有对林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有效保障。所以实施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时,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林地的重要性,借助科学的管理方式发挥林地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态、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到有效维护生态平衡,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
        1.3林权是关键性工作。在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林权是关键性工作。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应对征、占用林地加强管理工作,对林权纠纷及时依法调处,对林地资源产权的合理流转加以规范。
        2当前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绿化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2.1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小
        可以看到,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起步较晚,很多地区也没有完善的生态建设系统,相关从事人员也并没有累积到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同时对将来的发展并没有特别准确的方向。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了现阶段,则重点也在经济效益上,因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社会经济不断地在发展与改变,全世界都已经对林业生态建设引起了重视,但由于实践性差,没有相对应正确的方针,并且没有完善的体系,因此没有起到特别令人满意的作用。同时林业资源的结构还是缺失的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的补救,在社会上并没有过多地宣传,这些都影响着管理效果。
        2.2林业资源分布不均
        林业资源在地域上的严重分布失衡,是林政资源管理急需要面的现状,同时也是限制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阻碍。当林业资源分布在各个地方,无法集中,同样的工作量,林业资源管理相关部门所需要的各项措施同时需要加大,需要更多的人员、物资、财力、精力为这项工作又加大了难度。也因为林业资源的分布失衡,使得资源管理局无法全方面进行制约。
        2.3森林资源结构质量下降
        随着立法结构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森林保护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商业化的森林不断增加,虽然森林总覆盖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森林面积快速的增长也忽视了结构质量,天然林的占比越来越少,现在应当更多去关注一下林业的质量问题,不仅应当将区域面积的增加作为关注对象,同时需要相对应地增加公共安全森林面积。


        2.4管理与运行缺位
        林业资源管理的运行与林政资源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实践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林权在交易流程中非常混乱,没有相对应的正规流程。从现如今情况来看,由于管理上的缺失,运行的不完善,其模式相对保守老旧,无法深度的进行管理,容易造成混乱,等一些土地上的争议问题。
        3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以推动林业绿化生态建设的措施
        3.1对林业资源管理进行优化
        首先,我国需要优化林木管理。针对森林采伐的额度进行严格限制,提高科学管理森林的水平,从而有效抑制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此同时,编制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缓解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以促进人们增强保护林木的意识。
        其次,我国需要优化林地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林地使用许可制度和限额制度,重视林地与耕地的平衡关系,以不减少林地为基本底线。将“确保林地面积稳定”作为政策方针,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等有助于改善生态平衡的工作,各个地区结合自身环境条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林地保护措施和规划利用措施。
        最后,我国需要优化林权管理。坚决落实林权稳定、权责分明,通过改革林权制度来增强林农主动参与植树造林和育林护林等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林木数量和质量的快速持续提高。除此之外,制定科学合理的流转林权制度以保护广大林农的合法权益,通过对林权制度的持续性改革完善来创造出便于现代林业经营发展的优良环境。
        3.2对防火防灾措施进行布局
        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林业绿化生态建设工作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从林政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应进行提前布局以做好防火措施。具体包括:增设防火设备、存储防火工具、组建防火应急团队、安排防火训练,同时结合实战演习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进行快速处理和有效救援。强化对森林的日常巡查,尤其要监控好易于发生火源的区域,及时制止野外生存和户外采集等不安全行为,树立防火标语以加强警示。
        3.3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与管理队伍的建设
        林业改革背景下的林业绿化生态建设越来越趋向于民主化,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决策方式和高效的审批形式来优化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其中,加强对先进管理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利用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以推动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以便落实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宣传、管理、推广和执法等相关工作。尤其是林政资源管理基层机构要重视对林区周边居民生态建设意识的传播,同时加强与电视媒体等的联系,进一步加大宣传范围和力度以促成有利于林业绿化生态建设的社会舆论,以提高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
        3.4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林业绿化生态建设的进一步推动需要对林政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和完善,比如对湿地保护、林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条文进行补充,对森林以及生态资源管理方面的条例细则进行深入研究和修改等。通过对法律法规体系的持续完善与落实,才能将林业绿化生态建设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上。
        4结语
        林政资源管理在林业绿化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当前林业绿化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从多角度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从而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林业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光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1):1-4.
        [2]黄军,陆柳春.探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2014(10):220-220.
        [3]张永昌,张友昔.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2014(22):165-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