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敏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铁南小学校
摘要: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对美进行感受、体验、鉴赏和品位,最终促使学生能够创造美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提倡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的能力进行积极培养,并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最终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新时期小学语文融入审美教育的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审美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融合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而且语文科目具有独特的文字音韵、思想内涵和意境,在语文科目中含有很多类型的美,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充分感受、体验到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而且需要通过教学对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行提升,最终使得学生掌握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就是利用一些教育手段对人们传达知识、教育和三观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既有丰富多彩的诗词歌赋,又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有着很多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对审美教育比较忽视、教学比较枯燥、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学生都对语文教学不感兴趣,进行语文学习时经常会出现分神和三心二意的现象,进而影响到语文教学效果。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还是采用原来的思想观念,而且没有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因此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是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体现,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最终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此外,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发现语文具有的美,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的人格更具高尚性。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进行积极挖掘,利用审美教育来对语文教学效果进行提升,并对学生的审美情操进行增强。
二、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一)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具有的美感进行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有优美的诗词歌赋。作者会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特定的人物和事件来对自身情感进行表述,诗人会在诗词歌赋中通过特有的风格韵致来对情感进行展现。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和风韵具有的美感进行体会和鉴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感受人物形象具有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对人物形象进行了详细描述,如,《小英雄雨来》《邓稼先》《甘罗》等,对这些描写人物形象的文章进行学习,能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产生促进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具有的美进行鉴赏,以此来帮助学生对真善美等美好品质进行感悟,同时还能起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的作用。例如,讲解《用奇谋孔明借箭》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曹操和孔明的人物形象和事迹,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和分析,等到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对孔明和曹操的看法,对人物事迹中展示的美与丑进行充分感受。再如,学习《军需处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进行深刻感受,从而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感染,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通过分析和对比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让学生对人物具有的品德和精神进行深刻感受,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帮助学生对为人处世的道理进行体会。此外,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进行的对话进行仔细琢磨,通过对话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和比较人物形象和内心,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具有的美,而且还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供助力,最终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利用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意境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来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和增强,帮助学生对“美”进行有效发掘和感受。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美感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美感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速度,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语文教材中的意境美,例如,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和触摸课文中表述的事物,让学生对事物具有的美进行深切感受,而且还能为学生进行课堂情感体验提供便利。再如,语文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和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还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课本之外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感受美的欲望,此外,还能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如,学习《九寨沟》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关于九寨沟的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九寨沟的景象美,在学生观看视频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意境美进行深刻感知,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而且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助力。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有着紧密关系,审美教育能够影响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平台,将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进行融合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同时能够促使学生的素质涵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还能为学生人格的健全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试题与研究,2020(23):139.
[2]舒明明.让美育与生命成长相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