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信息化发展及“互联网+党建”探讨 任雪芳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任雪芳
[导读] 摘要:本文先简析党建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而在加强信息建设、建设网络平台,使用社交软件等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互联网+党建”模式的建设措施。
        国网昔阳县供电公司  山西昔阳  045300
        摘要:本文先简析党建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而在加强信息建设、建设网络平台,使用社交软件等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互联网+党建”模式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互联网;现状
        1 “互联网+党建”的重要作用
        1.1“互联网+党建”更新了工作理念
        相比传统党建工作模式,“互联网+党建”具有开放、透明、平等的优势,能够很好的适应新时代企业的发展要求。通过传统工作模式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时,往往会呈现出信息量小、时效性差、传播滞后等缺点,不利于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利用智慧党建、视频教学等网络教育能够打破时间和地点限制,在第一时间将党的最新理论知识传达给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还能够建立互动交流平台,使领导干部与基层职工能够“零距离”接触,让广大党员职工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党员职工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向上级党组织提合理化建议和困惑难题,使基层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上级领导,从而达到互通进步的目的。
        1.2“互联网+党建”拓展了活动空间
        随着“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不断拓展,党组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被彻底打破。随着网络教育平台向党员和群众生活的不断渗透,党建实践维度得到拓宽,基层党组织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适应信息化潮流,提升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网络平台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优秀的党务教员,同时还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党建资源不受书本、区域、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各种需求,具有很好的实效性,从而强化党员的能力培养,拓宽党员的知识视野,增强党内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建起现代化的网络党建系统。
        1.3“互联网+党建”创新了形式内容
        党建工作与互联网实现对接,不仅能够实现传统党建与信息化平台的有效融合,而且能够通过智能终端、大数据、云技术等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意识交互,实现资源共享,为“互联网+党建”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信息化党建平台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形式多样且方便灵活,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党建工作能够使党员干部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方式都能够参与党建活动,进行党的知识学习,从而增强党员的自学能力,提高党建工作的趣味性。特别是在党建教育学习过程中,党员干部在网络平台能够根据自身接受能力掌握学习进度,避免了线下学习走形式、走过场的弊端。另外通过“互联网+党建”平台能够掌握党员干部的学习动态,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2 党建信息化发展现状
        为了能够提升党建信息化程度,充分施展党委在各种建设工作中关键作用,党对党建信息化逐渐重视。在党组织中也曾多次加强了基层党务功能的开发力度,同时也提出推行党委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在多个方面重视了党建工作信息化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中,党委方面多次强调了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推广措施,在其中以建设党建网站相关工作内容为主要目标,让党建信息化发展水平进入新阶段,以此促使党建工作深入进行。党建透明化是党建信息化发展中一个关键成就,并且还是各个地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工作。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实施让党建信息网不断健全,工作信息化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一些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党建信息化和网络体系提供了技术上支持。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中,党建网络系统和电子党务的建设扩大了党建路径与群众的沟通空间,让党建工作的模式和方式更多样化,是党建顺利开展的关键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党务工作有序性的平台。党建工作不单单是单独的服务机构,而是是广泛接收大众建议的关键平台,让党建开展更公开化,提升其管理效率,完善信息化系统。

将网络平台作为基础建设教育和知识交流平台,为党建工作提供大量的建设与学习,构成理论知识学习到组织实践,然后再到理论优化的学习模式。网络体系的建设为传输上级思想和政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3 “互联网+”党建工作策略
        3.1以新媒体提高党建工作的执行力度
        首先应该要加强对各种新媒体的应用,新媒体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传播快速、传播范围广,在具体的党建工作过程中,要借助新媒体对各种党建知识、党建制度进行宣传,确保第一时间传递上级指示。其次,要充分用活新媒体,借助新媒体加强党组织内各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党建工作中领导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领导应该要明确自己在党建工作中的地位以及所担负的责任,在党建工作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为其他党员做好表率。另外,还应该要加强党员之间的凝聚,尤其是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是促使党建工作不断渗透到基层的执行者,要用自律的态度规范自己,并且对他人起到引导作用。
        第三,要拉近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党建工作是群众工作,只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社会的党建工作才有意义,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而在党建工作中,党员是最重要的力量,他们直接和群众进行接触,因此在党建工作中还应该要加强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增加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凝聚力。可以借助微媒体,例如开设微信公共平台,每天定期更新与党建、党建工作有关的信息,群众可以根据微信的互动功能,对党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微信平台的更新、处理群众在后台留言的各种消息,加强与群众之间的凝聚力。
        3.2建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党建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尽管当前政府注重组织结构的完善,注重党建工作,但依旧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党建实效性不高,在传统的党建工作过程中,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方式,例如将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理论教育、定期进行考试、组织党建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应该要以提高党员积极性为抓手,实现对党员的长期性教育,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对一些与党建工作相关的信息进行传播,如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党风廉洁问题,不仅是党组织发展的绊脚石,还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对于这些党风廉政案例进行传播,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即时化教育,可以对党员起到警醒作用,使得党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党建活动中对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培养。
        3.3加强对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发展智慧型党建
        智慧型党建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注重思想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单纯对“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等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新时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可以加强对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开展探讨式教育、开放式教育,绝对不能借助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将党员当做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党员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对学习内容进行完善,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一些技能学习,党员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技术等,从而培养党员的继续教育意识,引导他们能够提高自己对继续学习的认知。
        4 结束语
        党建信息化发展,可以提升党建水平,加强党建效果。在党建信息化过程中,建设“互联网+党建”模式,在其中要加强信息建设,构建党建平台,使用社交软件,扩大党建工作实施范围,打造特色化的党建服务形式。经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促使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平台化,以此保障党建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芳.基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国企党建工作机遇与挑战[J].新商务周刊,2018(17):164.
        [2]吴鹏.信息化建设对科研院所基层党建工作的影响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8(1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