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 荣利军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荣利军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以及建筑学研究的关键性日渐明显。
        身份证号码:13252119780204xxxx
        摘要: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以及建筑学研究的关键性日渐明显。现阶段整体的城镇化建筑发展具备鲜明特征,进展速度相对较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相关建筑学方面的优化,成为一个较为关键、较为核心的问题。传统相关规划和建设模式不利于现阶段工作的开展,尤其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故而需充分认识现状,积极采取适宜性的方法应对发展方面挑战。基于此,本文对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建筑学;新挑战
        引言
        目前,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其建筑建设需具备一定程度的实际性要求,因此要做好建筑方面的设计、规划和建设,才可以促使整体建设效果的优化。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城市建筑长期处于一个独立状态,分散状态下其自身受到了现代化发展冲击,传统建筑理念相对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种种需求。
        1探究城镇化建筑学研究新挑战的重要性
        1.1促进我国城镇化建筑格局的整体化发展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城镇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农村建筑大多以独立、分散的状态存在,因此,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建筑整体化发展的格局。而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建筑学有效的结合,可以促进我国建筑格局的整体化发展。
        1.2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我国传统的建筑学知识应用到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上有一定的难度。面对这样的问题,建筑的设计人员在立足于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形式上,向传统的建筑学发起挑战,从建筑设计的时间情况出发,在满足现代化建筑功能需要的同时将传统建筑学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建筑行业这样的设计调整可以在继承我国传统建筑学文化的同时促进城镇化的进程。
        2我国城镇化建筑学发展的现状
        2.1农村建筑处于相对落后的形式
        我国农村建筑的设计形式以及建筑的建造技术与城市的建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建筑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比如在建筑的材料、构造格局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村建筑整体的质量和性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的农村建筑主要包括传统住宅类建筑、砖混住宅类建筑、旅游景观类建筑以及文物古迹类的建筑。农村住宅建筑中融合了浓厚的地域文化,体现出了原有的生态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村建筑有了较高的需求。但是在农村建筑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还不能将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得到全面的满足。
        2.2现代化建筑形式融入不成功
        我国的农村建筑在将现代化的建筑融入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举例来说,黔北地区人们的居住房屋大多在5米以上。为了解决居住环境通风效果差以及湿度高的问题,通常在居住房屋上进行高处开孔,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热压原理,实现通风除湿的作用。现代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在运用的时候,在立面比例上与传统的建筑相似,但是传统建筑空间的两层通用的层高设计不能体现出来。因此,这样的建筑设计为了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就必须需要能源进行支持。现代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不具有合理性。所以,现代化建筑在传统建筑中的融入是不成功的。我国地大物博,由南到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很多地区的建筑风格形式不尽相同。一旦按照传统农村建筑模式对其改造重建。此时,就要对每个地区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考虑的问题多了,规划设计就会比较漫长。

因此,要对传统建筑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造,在改造的同时,能否使不同地域特色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等问题的解决,城镇化转型才会成功,城镇建筑才可以得到发展。
        3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新挑战的应对策略
        3.1更新乡土建筑
        新中国成立初期阶段,由于当时国家经济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此时的社会发展需要汲取新生力量,因此,学习西方国家的理念,融入我国社会发展成为一时的潮流,在当时的建筑发展占据主流地位,有些地区的发展甚至到了崇洋媚外的地步,把中国老祖传下的几千年建筑文化丧失殆尽。我国的建筑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景,它们在不同的年代,展现出不同的作用。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其建筑文化也蕴含丰厚的底蕴,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情样貌。在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吸取国际文化,取长补短,并继续发扬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实现乡土建筑到现代农村建筑的有机更新,并确保国际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机结合。在更新乡土建筑的设计之前要对乡土建筑中地域文化的构成、发展进行清晰的了解,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完美的保留下来,地方区域的农村改造建设,不应该打着农村建筑改革的旗号埋没当地特有文化,把自己的地域特色文化丢得一干二净。因此,当前城镇建筑在规划施工之前,首先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3.2加强节能改造
        节能改造方面的研究是现阶段建筑学研究之中的重点,尤其要契合局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重点发展,因每一个地区的地域特点、气候特点都有着一定差异,在节能改造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发展是现阶段的重点,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学也需要契合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优化,尤其是每一个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在能耗方面也有着一定差异。例如,我国南方地区相对较为炎热潮湿,在夏季空调能耗相对较高,在节能改造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隔热防潮方面的改造,更好地降低空调能耗,避免屋内冷气散出或者紫外线热量进入室内空间,一般在门窗玻璃方面可以采取三层玻璃,最终隔热效果更好。而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相对较为寒冷,对于供暖的需求相对较高,在进行节能改造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进行有效分析,做好墙体保温等方面的改造,以降低建筑能耗,并优化使用者的建筑使用体验,更加自然。在研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技术的落实,找出合适的改造出路,根据宏观环境以及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特点进行调整。
        3.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相对较多,如太阳能、雨水等,这些资源都可以有效为建筑服使用,应充分考虑到城镇化进程中建筑的具体使用和安全需求,并积极发展相关技术,提高整体操作成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利用是建筑研究的重点,建筑学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对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需求,合理进行实际性的调动、利用,对于相关资源进行收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最终的效果和成效才可以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使用的舒适性和适宜性。总的来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提高相关城镇化建设的效果,保障最终的落实成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应对当前快速发展的趋势,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需要从更新乡土建筑、加强节能改造、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几个方面积极发展,以保障整体发展效果,使建筑使用的自然性、舒适性得到提高,助力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炜.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挑战的面对之法[J].建材与装饰,2018,561(52):114-115.
        [2]张东.关于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58-159.
        [3]张候萍.城镇化进程中集镇建设问题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