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翁姆
(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城关第三完全小学,四川省 甘孜州627550)
语文作业设计的具有艺术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践中,笔者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了变革,真正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
一、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
1、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新,都是从“想”开始的。所以我在设计作业时,首先想到要摒弃机械重复的抄写,精心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想象性”作业内容。语文教材多半是故事,而童话故事又占多数,有的故事读后回味无穷。如《小猫钓鱼》这样的故事我创编了不同形式的故事结尾。(1)小猫听了妈妈的话,一心一意地钓起鱼来。(2)小猫不听猫妈妈劝告,三心二意钓鱼……先请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然后互相交流、讨论,最后再结合自己所思所说续说一则小故事。这样的作业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让学生展示表演的才能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把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训练互相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是教育上的最大秘诀之一”。让学生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很符合他们好动好表现好新鲜的心理特点。如学完《人造卫星本领大》一文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学到和课外学到的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扮演人造卫星,向大伙作自我介绍。这样的具有情境性的课外活动类作业,很容易调动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同时为了扮演人造卫星,学生还会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收集有关人造卫星的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更好地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利于发展儿童个性,让他们尝到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3、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想像
如果课文内容是风景诗或写景状物类记叙文,课外作业可以这样设计:认真阅读课文,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课文画一幅或一组插图。例如学完《秋天到》一文后,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丰收的秋景。做这种课外作业时,小朋友不但兴致高昂,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需要想象,需要创造,形象思维能力的到了很大发展。除了画插图,还可以布置“画”日记的课外作业。所谓“画”日记,就是在日记中既有简短的文字,又有和日记内容相配的图画,图文并茂,一改令学生头疼的作文呆板面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走近大自然的浓厚情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锻炼了学生作文选材及概述能力,发展了形象思维。
二、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作业设计改变过去那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重复、一刀切的做法,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
(l)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较A套餐要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另外,在作业形式上也要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面、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增加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如和爸爸一同制作拼音卡,搜集资料,参观调查;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排演课本剧等。
三、学科整合,注重开放性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家庭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但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往往是考试要考什么,家庭作业就反反复复布置什么,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形式单调。要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就要布置一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当今,电视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电视,老师和家长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便采取种种办法进行“封杀”。事实上,这些做法适得其反。教师和家长的明智之举,就是迎合孩子的这种心态,积极加以引导。可让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建议学生看这样一些电视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动物世界》等;历史题材专题片或由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等;表现儿童生活的节目如《大风车》、《东方儿童》等。电视传播的知识五花八门,不少是课本上和学校中所不能学到的,适当地布置学生有选择地看看电视,不但给人以知识、经验,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同时,对于如何读准字音,如何朗读课文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视播音员或主持人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他们朗读时读音准确,语气和声调运用得体,对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需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应该从小培养。每天晚上鼓励学生向父母说说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收获或喜怒哀乐,主动和家长交谈,谈历史,谈时事,谈理想,谈生活,这样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还鼓励学生独立地查阅课外资料,阅读课外书籍,上网查询信息。如每讲一篇课文,可事先布置预习性作业: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查找关于作者和课文内容的资料。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让学生查找“鲁迅”的资料;讲《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让学生介绍“圆明园的概况”和“鸦片战争”这段历史,通过做学习笔记,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些具有开放性的家庭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作业的革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作业改革要踏踏实实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乐趣的活动。
参考文献:《福建教育》、《国际教育新理》、《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