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琳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因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推动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主体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出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标准明确的要求,学生是发展与学习的主体,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并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语文学科实际教学当中,推动小学语文学科快速发展。
一、注重教学理念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学思想的指导,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型学科。在实施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才能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首先要对学生与教师的位置有更明确的认识。学生是语文学科学习的主体,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淡化自身的权威意识,对自身有精确的定位,将自己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当前的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通过平等的方式实施教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多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次,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师教学思想应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相统一。语文教师应勇敢的突破,传统理念束缚,接触更多的时代精神。既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教学方式方法。并且还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观念的培养。通过当前教育思想的建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制定,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探究高校的语文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当中,教学内容包含了生字、书写、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从而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一)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生活当中所存在的新鲜事物都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当中,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生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让生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具体形象的内容展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将学生所喜爱的动画内容导入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想象。联系实际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让学生举例并陈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通过动画当中的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字知识,并延伸到生活当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
通过直观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还能有效地联系生活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运用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不仅仅能够转变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更加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启发与培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互动式教学策略。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的互动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寻找合适学习方式,掌握高效学习技能。例如,学生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首先,笔者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将课文读的声情并茂。过比赛的方式,让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表演朗读,选出部分学生充当小评委,对各组代表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打分。最后,笔者进行适当总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懈努力体会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并且在讨论和朗读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朗读技巧,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相互讨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在相互对比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发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当然也可以寻找自身的优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扬长避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弥补自身所存在的缺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个人想法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三)给学生创造广阔平台,增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注重实用性的学科,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当前的教学思想引导下,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参与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表现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例如,学生在学习古诗《秋思》时,笔者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通过朗读,让学生描绘自己在头脑中所想象的画面。通过学生的朗读以及教师的引导点拨,提高学生的诗词朗读能力。通过学生的直白描述,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所提升,学会有效表达。通过有效策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评价,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加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评价,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束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平台学生参与活动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能更好掌握学习主动性。学生之间的互评也能够,让学生取长补短。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引导。在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方面,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主人。通过教师科学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35):27.
[2]王亚军. 探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
[3]秋愿国.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18, 000(0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