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孙军
[导读]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徽商职业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然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综合素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课程思政的推进程度,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本文将在分析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明确其建设目标,并提出相应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领导工作,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指导各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三全育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因此,根据该方案要求,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建设和拥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实现“德技双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2]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科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青年后备力量建设跟不上,教学缺乏经验,教师的学术水平发展不均衡。
        二是思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实效性不强等现象在各高职院校教学中也有所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缺乏灵活新颖性,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三是科研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科研队伍缺乏有效整合,研究方向分散,课题的申报还有待突破,科研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升。
        四是高层次学术交流还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参加国内外的大型学术会议较少,由于“请进来”和“走出去”做得不够,发展思路受局限。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明确教师培养方向
        目前,在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类型定位为教学型。服务面向定位主要是面向各校学生,即: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理念,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毛泽东思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教育,以期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强化内培外引,内培要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年青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外引要加大对有经验、理论基础扎实的思政人才引进力度。通过以上措施,不断优化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断提高他们面对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
        (三)建立教师培养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着力加强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以课改为动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自我学习意识,以老带新为典型做法,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年轻教师的成长机制。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举措
        (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
        1.采用集体备课方式,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突破传统做法,采用面对面备课的做法,重点围绕“讲什么、怎样讲”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集体研讨,明确课堂讲授重点,规范课堂讲授内容,严格课堂讲授纪律,消除课堂讲授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建立严格的听课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听课次数,并在课下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打造成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条件完备、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定成果的团队。[4]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做到“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
        注重做好“课内”、“课外”文章,逐步完善“社会调查”、“阅读实践”、“研究实践”、“主题演讲”、“校园文化建设”等实践教学活动[5],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教学能力。

在夯实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有方向地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和课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学生主客观世界的“感性再教育”和“主体能力”。
        3.深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着手编写课教师共用的教学案例集;总结教学改革试验经验,深入推进讨论式、辩论式、情景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合理使用视频资料,形成课堂教学创新系统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动性、感召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优化教师评价体系
        改革教师评价方式,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体系。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学校要结合传统的学生评价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探索推进辅导员评价思政课老师教学效果、思政老师的互评等方式,综合、客观的评价教师;在科研方面,参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年内所发表论文的篇数和质量进行科学考评;在课外实践方面,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年所开设的讲座和校内外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数量及质量,加大课外实践考核力度,努力摆脱“学生一评定终身”模式,真正客观全面地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行德能。
        (二)以师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全面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制度、初任教师初训制度、思政全员轮训制度和骨干教师研修制度。按照“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在校生数、社招生数、教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实际,配足、配齐专任思政理论课教师,同时再辅之以少量的高素质兼职教师,不断壮大思政理论课教学队伍;鼓励和支持年青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升教师学位学历水平和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开展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提高年青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三)以学科建设为驱动,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能力
        大力抓住学科建设这个引擎,坚持科研促教学、教学促科研的科研规律,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措施,积极组织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项目的申报,积极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相关课题的申报,组织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6]同时,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和进行社会调研,加强学术交流,拓宽科研视野,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成果的层次。
        (四)以特色项目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成长机制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结合学院教师队伍培养目标与要求,搭建校内理论在线学习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关注世情、国情、民情、社情,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意识,增强法治意识、大局保意识、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校团委的公开课平台,围绕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每学期要求教师在校内开展2-3次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系列讲座,以讲座促进教学,以讲座促进科研,引导思政教师主动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逐步推进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特色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成长机制。
        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列问题,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无疑将面临着更多的“无助”。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这里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思政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新时代”命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持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助推高职院校学生成为德技双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建设者,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2]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委.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Z].2019.
        [3]霍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上海市部分高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3-25.
        [4]刘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07):98-100.
        [5]王璐.实践教学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高教探索,2019(6):135-137.
        [6]陈中润,霍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5(18):218-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