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
盐亭县文通镇初级中学 621609
摘要:初中教材中编入了很多古文经典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形成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古代经典阅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古代经典文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经典阅读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不仅要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要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为此,教师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代经典文章,利用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也能促进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经典阅读教学方法,首先带领学生研读文本,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最后采取读写结合的模式,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古代经典文章,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初中语文古代经典文章的教学意义
(一)了解历史文化
学习古代经典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古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发展历史等,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古代文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中国悠久的文学发展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此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和文学修养。
(二)增强文学审美
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欣赏、鉴赏的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品质的提升。因为古代文学蕴含着许多哲理,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包括生命意识、宽容意识等等。例如,《论语》是对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中就蕴含了仁义礼智信等哲学思想,阅读《论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进而强化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可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很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古代文学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古代的人文风俗[1]。采用古为今用的方式,可以丰富学生文章的内容,也能加深学生文章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古代经典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挖掘古文资源,创设阅读条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学校越来越重视开展经典阅读教学活动,通过经典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为了发挥经典阅读教学的作用,教师要开发更多古文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书籍,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2]。一方面,班级中可以建设图书角,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文化水平的古代文学书籍。
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要定期进行书籍的更新和完善,发挥社会资源功能,并且建立电子图书馆,使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随时进行阅读。通过资源整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某初中教师建立了古代经典阅读资源分享群,教师会定期在群中分享经典的古代文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会对文章进行主题分类。以孝道为主题,教师为学生选取了《二十四孝》、《孝子传》、《劝报亲恩篇》等文章。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整理下来,并在群中分享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古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加强课堂引导,拓展学生视野
要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加强课堂引导,并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古代经典文章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结合课外知识展开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学的特色,促进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材中的古代经典文章。例如,在《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分析文章描述了什么样的事件、场景,涉及了哪些人物等等。《世说新语》是具有深刻寓意的古代文学作品,初中教材中选取的这两则内容彰显了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通过哪些语言彰显了儿童的品质,以及彰显了哪些品质。在学生透彻的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在课外阅读上,教师可以延续课内阅读内容,为学生筛选《世说新语》中其他的故事内容或选择其他表现古代儿童品质的文章。通过课外延伸,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2]。教师要将课内外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在丰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古代学生的兴趣。
(三)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可以主动阅读文章。为此,教师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分析和记录,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进而逐渐产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还要带领学生分析作者表述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可以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逐渐产生阅读的兴趣[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在阅读的同时书写自己的观后感或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词句,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木兰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的分析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心情,讨论文章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后的感悟记录下来,可以是对花木兰的赞美和崇敬,也可以是对战争的批判,亦或是从其他角度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古代经典文章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并且采取经典阅读教学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使学生更了解古代文学,从而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楠.初中语文古代经典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18,402(30):30-32.
[2]王玲香,张能源.品读古代诗词,传承文化经典——浅谈初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的技巧[J].学周刊,2019(28).
[3]张学锐.初中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J].新课程,2019,000(032):P.6-6.
作者简介:刘虹,1992年8月生,籍贯:四川盐亭,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职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