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倪婷婷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进行,对高中美术教学提
        倪婷婷
        遵义市第三中学  贵州省 遵义市 5630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进行,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的重要目标。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对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审美修养以及道德修养都有着很好的帮助,也是帮助学生调剂身心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
        美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亮丽的色彩。美术鉴赏是一门关于美的课程,教会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并且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要求,审美素质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之一,理应受到重视。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对症下药,为学生的高中美术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一、互动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鉴赏
        新课程理念背景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已经成为主流。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交流互动和探究学习中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互动探究式的双边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文艺复兴美术”相关内容时,笔者将班级同学分为三组:古希腊队、罗马队、文艺复兴队,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代表的时期有哪些经典作品及其作品特点,分小组交流,互相发表看法,如通过对比古希腊与古罗马经典作品,得出各自追求理想美与追求实用美的特点。教师再引导学生补充并对比三个时期代表作品之间的不同特点,总结归纳本课重难点,并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课下讨论思考,同时期中国美术中的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及区别,这样,中西美术鉴赏实现系统性衔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其自主鉴赏能力。
        二、利用名人名画,加强鉴赏结构把握
        名人名画是指在世界各地均得到广泛认同的绘画作品,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蛋彩画等以各种画材进行绘制的作品。对名人名画进行鉴赏分析,能够使学生了解绘画作品的亮点,并从中得到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名人名画鉴赏大概从创作背景、题材、构图、色彩等几方面进行鉴赏,下面便是对名人名画作品鉴赏的具体解读。


        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画”相关内容时,笔者就让学生欣赏崔白的《禽兔图》时。首先笔者让学生查找画家崔白的背景知识。其次,笔者从画面的题材进行分析:这副画面中共有三只动物,一兔二鸟,其余植物均为衬托动物的背景,所以我们在分析这一作品时,应从这几只动物的动态出发。“图中野兔头转向右侧,且抬头向上看,这就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右上方树枝上的一只喜鹊,这只喜鹊恰好望向左下方的野兔,而画面右上角的那只喜鹊同样望向野兔,这就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趣味性。”再次,从画面的构图上来看,右上方两只喜鹊、树枝与野兔的连线呈“S”型,“S”型的构图形式,使树枝草木似随风拂动,这种倾斜形式明显增强了画面的律动感。从色彩来看,整幅画面少有鲜艳的颜色,多用褐黄色、墨绿、灰色、墨黑等色彩,凸显秋季的荒凉萧瑟之感。如此,对名人名画大体从这几方面进行鉴赏,利于学生把握鉴赏结构,但不可一概而论,有些特定时期的作品,还需要进行创作意图分析。
        三、传授雕塑知识,引导学生自我创作
        高中美术课本中有对雕塑的定义——“雕塑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物质材料通过不同手法制作的能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情感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雕塑中所蕴含的相关知识:其一是雕塑的雕刻手法;其二是雕塑的制作材料;其三是雕塑表达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从这三方面入手,为学生进行讲解。
        例如,在教学“古代雕塑”相关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来看中国古代雕塑的雕刻手法,这还要从雕塑的不同类型分别讨论。大致分为三种雕塑类型:陶塑、石雕、彩塑,再根据每种类型所运用的雕刻手法进行总结。只用语言可能还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些雕刻手法到底呈现出怎样的形式,这时,教师可拿出相关的泥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从中更清楚地认识这些雕刻手法。其次,再看中国古代雕塑所运用的材料,其中陶塑用陶土塑造形象,石雕用石材进行雕刻,彩塑用黏土掺有纤维、河沙及水,将其混合成胶泥状,这就是彩塑所运用的材料。此外,由于外形上附彩,所以运用了彩色颜料。学生通过了解以上信息,能够认识到雕塑的创作手法,可以将这些手法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还可以认识雕塑创作运用的材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材料创作自己的作品。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抽象艺术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美的认知。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结合多年具体教学案例,创新教学设计,多种方式创造有效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兴趣,进而在鉴赏实践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支金龙.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45.
        [2]孙冬梅.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2(1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