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凌燕
[导读]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愈来愈重视做事情的效率,
        凌燕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  363102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愈来愈重视做事情的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自然成为了社会大众所关注的一件事情。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趋势,认清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保持为学生发展的着想的教育思想,从而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求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生素养,最终达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合作化教学;合理性问题
        于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历史作为文科类的范畴,提升教学质量非常容易。仅需要让学生对历史重点进行死记硬背即可,但长期如此,学生便会厌倦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丝毫感受不到学习历史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自身的成长所带来的帮助。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主动思考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策略,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情感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当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高中历史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作以下三方面探讨:
        一、以多媒体技术回顾历史
        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极大程度上拉近了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学科的魅力,产生了学生历史知识的强烈兴趣。基于此,作为一名处于优质教育资源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内容,以多媒体技术创设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直观画面,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回顾,从而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充分认识和理解,以求顺利达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回顾了各个时期服饰的变化,让学生在直观画面下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服饰的变化情况。然后,我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了与饮食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了的中国的四大菜系,西餐的传入以及近代饮食的特点。接着,我继续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了居室建筑的演进以及习俗风尚的变革,进而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责任感。最后,我联系当今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让学生交流在这节课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创设直观画面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帮助学生认同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史观,从而充分达到了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以合作化教学讨论历史
        自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开展便成为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被频繁应用的教学策略,由此可见合作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价值。

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自身的心中根深蒂固,重视合作化教学,通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讨论,从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自身的主体意识,更具热情地去学习历史知识,以求可以事半功倍的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节时,首先,我组织学生合作复习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使学生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我要求学生合作探讨斯大林的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教材的欲望,进而我根据学生们的精彩见解和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了斯大林的人物性格特点对于其以后行为方式的影响。之后,我为学生讲述了斯大林为实现苏联的工业化而采取的两个措施,使学生了解了斯大林执政时苏联的国内外环境、经济背景,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了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表现。最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组织学生于各自所在的学习小组中交流了从这节课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以合作化教学,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主谈论历史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从而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合理性问题研究历史
        在实际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教学策略势必会让其感觉到学习历史的无趣,而提出具有合理性的问题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如何才能保证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具备合理性的呢?基于此,作为一名处于素质教育理念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师,绝不可按照传统时期的方式对学生施以题海战术,应该养成观察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再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由此保证问题的合理性,使学生产生探究历史问题的浓厚欲望,最终完成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提问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是什么?”由此活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出了新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找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时间,旨在使学生寻找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之后,我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最后,我引导学生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概括了有效信息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以合理性问题引导学生研究历史,帮助学生认识了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的必然性以及它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历史学习思维,从而充分完成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社会生活的节奏还会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快,从而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长期不能停止。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珍惜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的良好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优质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求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付文龙.优化课堂讨论环节,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94+96.
        [2]孙洁,魏晓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25.
        [3]杨智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