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社
河南省平舆县外国语小学463400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状态,且小学语文教学亦然需要与时俱进,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应用策略,以供教学研究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提供了较大的帮助。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教学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才能使小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教学资源筛选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上教学的兴起,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大量增长,但其中内容参差不齐,极大的增加了教学资源筛选难度。在教学中,通常教师为了寻找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资源,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小学教师任务量重,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效率,在教学资源收集上便随意找一些可使用的资源进行教学应用,而这些资源无法适用于实际教学,在教学中不仅无法发挥出实际效用,甚至可能降低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目标不明且
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信息化技术使数学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原理,并通过信息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但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仅仅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以及手段,其在小学数学中并无法取代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效用。但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便利性,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信息化过于依赖,从而打乱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正常节奏,导致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甚至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使信息化技术的实际意义无法得到有效体现。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由于数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往往难以直观的了解数学知识,需要教师去细致甚至重复讲解才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内容。而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便能够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效率得到提升。
比如在进行小学五年上册北师大版教材第六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组合图形”的图片或视频,便能够免去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而且这种视频相较于教师手画会更加标准,同时也便于修改。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一目了然,从而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素材与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直观并快速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掌握解题技巧。
(二)以信息化技术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潜在动力。基于此,教师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便首先需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才会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并能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探究,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优势,并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以视频、声音、图片等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从而使数学教学方式更加新颖,使教学内容更加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进行小学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材第五章《分数的意义》第七节“约分”教学中,教师首先可播放相关视频,比如一个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分苹果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约分的原理,再根据书本知识与视频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约分的解题方式。
用教学视频来代替教师的数学导课教学,能够让数学课程不再枯燥乏味,并且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便利性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并且这种方法更加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跟着视频内容产生兴趣,再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原理,即提高了数学教学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的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亦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且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便利性,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提升,并将数学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原理,才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文.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5.
[2]覃祖夫.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48-149.